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文轩书院 > > 共享位置停在月子中心的那一晚(沈青江屿)在线免费小说_免费阅读全文共享位置停在月子中心的那一晚(沈青江屿)

共享位置停在月子中心的那一晚(沈青江屿)在线免费小说_免费阅读全文共享位置停在月子中心的那一晚(沈青江屿)

淡宁羽仙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婚姻家庭《共享位置停在月子中心的那一晚》,讲述主角沈青江屿的甜蜜故事,作者“淡宁羽仙”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小说《共享位置停在月子中心的那一晚》的主角是江屿,沈青,这是一本婚姻家庭小说,由才华横溢的“淡宁羽仙”创作,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本站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0971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31 12:53:41。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共享位置停在月子中心的那一晚

主角:沈青,江屿   更新:2025-10-31 14:45:5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今晚是结婚三周年,餐厅订在小区对面的老店,窗边的位置,

蜡烛一根像作业本上唯一的红勾。手机屏幕亮了一次又一次,时间越过七点半,越过八点,

屏幕左上角的共享位置没动,停在“青禾母婴·月子中心”。“客户临时加谈,别等了,

先点菜。”江屿发来这句。服务生把水杯往前一推,问要不要先上汤。“等等,他快到了。

”我说,眼睛还在那团蓝色圆点上打转。九点零五分,江屿提着蛋糕进来,

衬衫口袋里露出一角发票。“堵车。”江屿放下蛋糕,说笑得像刚从广告里走出来。

“堵到月子中心门口?”我把手机扣在桌面,屏幕朝下,语气尽量平。江屿耸肩,

说是客户爱人刚生产,他过去送了花,顺便签了单。烛光把蛋糕盒子烫得发亮,

奶油的甜味绵密又腻人。婆婆李姨的消息跳出来,问“今天别忘了回电话,

医生说备孕要趁早”。“我们点菜吧。”我拿起菜单,手指滑过清蒸鲈鱼,

又改成了家常豆腐。“别生气,我这不是忙工作嘛。”江屿把发票塞回口袋,

说明天带我去看那套看了两个月的学区房。“学区房可以晚两天,纪念日只有今天。

”我合上菜单,说声音轻。江屿点头,说“明儿补一个大吃的,走精品路线”。

“精品路线”四个字像筷子掉在地上,干脆又冷冰冰。闺蜜沈青的未接来电在通知栏里闪,

备注是“沈律师”。我回拨,接通前把手机贴在腿侧。“十分钟前,在青禾楼下,

看见你家那位拿着保温桶,跟前台姑娘笑。”沈青压着嗓,说风声往她话里吹。

“客户爱人住那儿。”我说,目光扫过江屿,停在他手腕的表。“行,那就当我没说。

”沈青顿了两秒,说“别急,先吃饭,回头聊”。我挂断,把手机翻回桌面,蓝点还在原地,

只是时间改成了“54分钟前”。服务生把热菜一盘盘落下,

蒸汽给我们搭了个看不见的小幕布。“明天把婚纱照重新洗一套吧,我妈说那套显旧了。

”江屿夹了一块豆腐,说像在谈一个中性决定。“婚纱照不旧,人变了就旧了。

”我把话说完,端起水杯。江屿沉了一秒,说“别拧着,等我们有了小孩,

照片自然就新鲜”。“小孩不是照片的滤镜。”我笑了一下,把笑当作杯沿。蛋糕被切开,

蜡烛被吹灭,烟气绕在我们之间,像说不清的旧账。结账那会儿,江屿又接了电话,

侧过身对着窗外,说“行,我现在不方便,明早再去一趟”。我把发票抽出来看了一眼,

抬头那瞬间,江屿把口袋按住,说是公司报销,别弄丢。回到家,门口的感应灯亮了又灭,

亮了又灭。“先洗澡吧,我等会儿还要改个方案。”江屿换鞋,说电脑十点要开机。

我把蛋糕塞进冰箱最下面一层,旁边是上周备孕买的叶酸。手机震了一下,

陌生号码发来一张模糊照片,白瓷碗,鸡汤金黄,旁边是浅粉色的住院腕带。“谢谢江先生,

汤很好喝。”对方加了一个笑脸。我盯着那只笑脸,感觉手心发潮,像握着一块刚化开的冰。

“谁的消息?”江屿在客厅问,语气随口。“垃圾短信。”我把手机扣上,

走到阳台把窗户开了一个小缝。风进来,带着十月底的凉。“明早我自己去体检。”我说,

关了客厅的灯。“我送你。”江屿从沙发上站起来,说明天推一个会。“不用,

体检表写着‘可单人’。”我把包背上,钥匙在掌心里滚,发出细小的金属响。

卧室门合上前,我在门缝里看见江屿低头,拇指在屏幕上滑得很快。风从窗缝贴过来,

吹动窗帘,吹动那张三年前的婚纱照,照片里的两个人笑得笃定。我把相框摆正,

说“别倒”。2第二天早上,体检单夹在包里,提醒“可单人”。八点零九分,手机地图里,

蓝点又落在“青禾母婴·月子中心”。蓝点不慌不忙,像住在那儿。“我送你。

”江屿在厨房热牛奶,说杯沿起了白沫。“不用,排队很久。”我背包,拿起钥匙。

电梯镜子里,我按住刘海,说今天风大。院门口的桂花落得密,香味压在人行道上不肯散。

挂号的队列折了两次,窗口玻璃把人脸切得薄。“家属在吗?”护士抬头,问声音清。

“一个人。”我把体检单推过去,说再补血常规。九点十二分,蓝点挪了一厘米,

仍在那栋楼里。我把号码布塞进外套,退号,叫车,目的地是“青禾母婴”。

“探视请出示腕带或家属卡。”前台姑娘笑,说笑里有流程。“我来找财务。

”我把手机递过去,说昨天有人在这儿消费,需要补开一张发票抬头。

“抬头是公司还是个人?”前台姑娘低头敲键盘,说手指干净。“公司。”我说,

报出“星远咨询”,这名字在江屿名片上印着。“那得查一下消费记录。

”前台姑娘伸手去拿本子,说“请报一下联系人姓名”。“江屿。”我把两个字吐得慢,

像怕摔碎。前台姑娘眼睛抬了一下,说“江先生是陪护人,消费走房账,要上楼签字”。

我点头,说“我替他签”。前台姑娘微微侧身,说“按规定,需要家属本人或江太太”。

“江太太”三个字在空里停了一秒,像没地儿落。我把手心里那张鸡汤照片翻出来,

说“昨晚的汤,江先生从公司带来,辛苦你们接收”。前台姑娘被照片里的腕带晃了一下,

说“302的姚女士,喂母乳胃口不大,昨晚只喝了一半”。“302。

”我把数字放在舌尖上,又吞下去。走廊里是很轻的摇篮曲,门把手都包着浅粉色的套。

“探视登记请签名。”护士举起夹板,说指尖有酒精味。“我先看看财务。”我往右侧侧身,

避开那块登记板。墙角的绿萝下压着一张掉落的“探视卡”,白纸上有墨“孩子父亲签名”,

笔画冲得快,末尾一撇熟得过分。“江屿”两个字比我想的更好看。手机在掌心震了一下,

婆婆李姨打来,说“别拖,备孕这事晚不得”。“我等结果。”我说,声音轻。

“江屿说今晚带你去吃好的,别挑。”婆婆李姨笑,说“年轻人口味野”。我应了一声,

把电话挂了。楼梯口传来脚步,节奏熟悉,像我枕头边那只闹钟。我往消防门里侧一靠,

金属门冰。江屿从电梯里出来,手里还是那个不大不小的保温桶。江屿低头发消息,

说肩膀松。我看见江屿停在302门口,抬手,敲门,很轻。门开了一道缝,

一个女人的声音细,问“是鸡汤吗”。“鸡汤。”江屿把保温桶递过去,说“趁热”。

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手腕上的腕带粉,字体浅。“下午别来了,好好休息。”江屿压低嗓,

说像在哄客户。门又合上,合得很慢。我贴着消防门,数到十。“需要帮助吗?

”保洁阿姨推着车过来,说眼睛善。“找财务。”我笑,笑得像贴上去的纸。

财务的小屋在尽头,门半掩,桌上堆着三联单。“补开发票?”财务姑娘抬眼,说动作熟练。

“星远咨询。”我重复一遍,说“备注写‘慰问花篮、营养餐’”。财务姑娘一愣,

说“花篮昨天两束,营养餐是七天套餐”。“七天。”我把这个数字写进脑子。

打印机吐出纸,力量不大,但一张张掷下来,像在数日子。我伸手去接,指尖擦到发票的热。

“签收处在右边登记。”财务姑娘指路,说“签名要写清楚”。“写谁?”我问。

“写江太太。”财务姑娘笑,说“祝早日康复”。我把笔拿在手里,悬着。

“我不是这位太太。”我把笔放下,说“我替公司同事跑腿”。财务姑娘点头,

说“那就写经办人”。我写下自己的名字。“要盖骑缝章吗?”财务姑娘问。“盖。

”我点头。手机亮起来,沈青的消息到了,说“别硬碰,证据先落地。我中午在律所等你,

带上发票、登记、任何能复原时间线的东西”。我拍了三张照片,角都拍上。走出大门,

风比早上硬。路边的梧桐落叶被车轮压出清脆的响。我回到体检中心,把血常规做掉,

把B超单折成两折塞包里。护士问要不要通知家属来取结果。“我自己来。”我笑。

午后两点,沈青把咖啡推过来,说“先喝一口”。沈青翻着我手机里的照片,

说“陪护签名、消费清单、探视卡、发票抬头,时间线齐了三分之二”。“还差什么?

”我问。“还差两样。”沈青把手指点在桌面,说“一是对方身份,二是你们钱的流向。

别急,今晚让他自己说话”。落地窗外,阳光在地板上铺了一块浅色毯子。

我把发票叠好放进文件袋,说“今晚去吃精品路线”。沈青抬眼,说“吃,但别喝酒。

手机录音开好。笑得真心点,骗过他,也骗过你自己一会儿”。我把杯盖扣上,说“明白”。

3晚七点二十,餐厅的灯像一层一层削薄的月亮。录音在手机里开着,屏幕静,心跳不静。

“今晚走精品路线。”江屿推开椅子,说声调温和。“好。”我把围巾挂在椅背,

说手心里有一张发票的边角。侍者把菜单摊开,说“主厨推荐有清汤”。“清汤换成冷前菜。

”我笑,说“换口味”。江屿点头,说“都听你的”。前菜上来,玻璃碟反了一圈烛光。

“上午体检顺利吗?”江屿问,说手指在桌下滑过手机。“顺利。”我把叉子插进一片薄,

停住,“医生说先别熬夜”。江屿“嗯”了一声,说“最近项目快收尾”。

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江屿按灭,说动作熟练。“今天你妈给我打电话。”我把水杯移到右侧,

“她说你晚上带我吃好的”。江屿笑,说“那得把这顿吃出仪式感”。“仪式感要时间配合。

”我把餐巾铺平,“比如不去月子中心送汤的时间”。江屿抬眼,说“你怎么又绕回去”。

“没绕。”我把包里那张发票抽半寸出来,又塞回去,“只是确认流程”。主菜上来前,

侍者端过来一小壶清汤,说是赠送。汤面金,味道干净。“像昨晚那碗。”我端起闻一闻。

江屿握住杯脚,说“什么昨晚”。“青禾的清鸡汤。”我轻轻把杯沿碰回碟子,

“302室应该也很喜欢”。江屿手指顿了半秒,说“客户爱人姓姚,休息不好,

我顺手去看望”。“姚。”我把这个姓放在舌尖上转了一圈,“大学同学还是老同事”。

江屿笑,说“客户介绍的朋友,别多想”。“那就朋友。”我点头,“朋友的七天营养餐,

谁买单”。江屿说“公司的客户关怀”。“星远咨询的客户关怀抬头,我今天补开了。

”我把那张盖了骑缝章的联单放在烛光边。纸影一抖,烛焰也跟着轻晃。

江屿的喉结动了一下,说“你去那里了”。“退号之后。

”我把另一张手机里拍的探视卡照片滑到桌面,“孩子父亲签名漂亮,比合同字还好看”。

江屿沉了一秒,说“你这样很不像话”。“不像话的是时间线。”我把照片收拢,

“昨晚九点零五你在我面前切蛋糕,九点三十二你在青禾门口回电话,

十点一刻你说明早再去一趟”。侍者把主菜轻轻落盘,说“祝用餐愉快”。“谢谢。

”我抬手点头,说眼神没离开江屿。江屿把手机翻过来朝下,说“你要的都给你解释,

先吃饭”。“解释从身份开始。”我把刀叉放好,“姓姚叫什么”。江屿盯着盘里的汁,

说“姚宁”。“孩子多大。”我问。“一周。”江屿按着太阳穴,说“她生产早,

麻烦同事去看望,我就顺手带了东西”。“顺手带了七天。”我把“七天”两个字放轻,

“带了花篮两束”。江屿抬头,说“公司会报销”。“报销就干净?”我笑,

“把账冲给公司就能把孩子冲没”。江屿低声,说“别在这里闹”。“我没闹,

我在给你留门。”我把录音的屏幕亮了一下又灭,“门在你嘴上”。窗外有人经过,

影子掠过玻璃,像一条安静的河。江屿把手伸过来,想按住我的手背。我把手收回,

说“别碰”。江屿呼出一口气,说“她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偶尔联系,

今年春天在项目上遇到,状态不好,我帮了几次忙,后来她说怀了,孩子不是我的”。

“孩子父亲签在探视卡上。”我把那条熟练的一撇压在他面前,“这撇太像你的末笔”。

江屿别开眼,说“你看错了”。“那就让字体鉴定看。”我说,“或者更简单一点,

等孩子满月,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做鉴定”。刀叉轻轻磕了一下瓷盘,发出一声轻闷。

江屿忽然笑了一下,说“你变了,变得像个审讯官”。“我今天在律师事务所坐了一个小时。

”我把沈青的名片推到他面前,“我学得快”。手机震了一下,屏幕自己亮起来。

付款码停在桌面,消息顶上来一条,“姚宁:明天别忘了带上出生证明复印件”。

消息没有撤回,像一颗落地的钉子。江屿手背青了一瞬,说“她总忘东忘西”。“她可以忘。

”我把声音放缓,“你不行”。隔壁桌开了生日歌,气球上写着“新手爸爸”。我拿起杯子,

抿了一口水,水里有蜡烛的甜。“房子的首付,我们暂停。”我把话说清,

“公积金账户和家庭卡今晚回家对一遍,明天起我管理”。江屿抬眼,说“你这是要离婚”。

“我在给你一次说实话的机会。”我把纸巾叠成一条,“机会只有今天”。江屿看着我,

嘴唇动了一次,没有发声。录音里只有餐具与陶瓷互相走神的声音。我把账单拿过来,

说“这顿我付”。扫码那一刻,江屿的手机又跳出一条,

“青禾母婴:明日上午八点复查提醒”。我把二维码对成一条直线,屏幕里反出我的脸,

眼睛很亮。“明早八点。”我把手机收起,“我也有个复查”。4回到家,十点五十六,

客厅只剩台灯和电脑的白光。我把家庭卡的短信提醒开到“每笔必推”,

又把副卡限额调到一百。“怎么突然这么严。”江屿把电脑合上,说笑意很浅。

“医生说别熬夜,财务说别失血。”我把手机放下,说“今天开始我记账”。江屿点头,

说“随你”。“还有一件。”我把录音存进加密文件夹,说“家里的收据、发票,

我来统一放”。十一点整,银行短信跳来一条,显示“青禾母婴系统预授权,

1.00元验证”。“预授权?”我把屏幕横过来,亮给江屿。江屿扫了一眼,

说“估计是我上周留过卡”。我“嗯”了一声,把提醒设成“持续”。

夜里风把阳台的衣夹碰出轻响。我把窗关到只留一指宽,说气味能出去,账先留在屋里。

早上七点五十,手机里蓝点已经往“青禾母婴”靠。我拿上文件袋,

包里压着“星远咨询”的抬头发票和“财务登记”两张照片。“你不是复查吗?要不要顺路。

”江屿在玄关穿鞋,说动作用力小心。“不顺。”我把口罩拉到鼻梁,“我先去喝粥”。

楼下粥铺的电视播早新闻,字幕里全是天气和堵点。七点五十九,银行短信又跳,

“青禾母婴七天营养餐第二笔划扣,987.00元”。我把截图发给沈青,

加了一句“家庭卡”。沈青回一条,“钱的流向落地。第二件,等他自己递上来”。

八点〇七分,青禾门口的玻璃门自己滑开,冷气裹着奶香。

前台姑娘正把两叠纸递给一个瘦高男的复印店伙计,说“出生证明复印两份,

孩子父亲等着签预防接种知情书”。复印店的玻璃有一层旧胶,反光把黑字倒进我眼里。

“父亲:江屿”。我把手指扣在文件袋边,扣出了一个小坑。“您好,探视请登记。

”护士把夹板递过来,说“写清楚关系”。“来找财务。”我笑,说“昨天抬头有点问题”。

走廊尽头的小复印间灯管嗡嗡叫,像一条不耐烦的虫。江屿从电梯出来,手里不是保温桶,

是一个薄薄的牛皮纸袋。江屿抬眼,看见我,脚步短了一下。“来财务。”我把嗓音放软,

“你上回说过抬头走公司,这回我们把流程标准化”。“你怎么又来了。”江屿低声,

说眼尾有一条没睡够的红。“来改错字。”我把文件袋轻敲掌心,

“错在‘私人关系’三个字”。302门口有人笑,说“江先生,复查在这边”。“去吧。

”我侧身给路,让声音先过去。江屿点头,说“等会儿回你电话”。

我把背贴在走廊的墙面上,冰。复印店伙计探头问,“女士也要复印吗”。“要。

”我把自己的体检单放上去,说“只要这一页”。复印机吐纸的声音像数拍子。

“您家的出生证明复印好了。”伙计朝另一边喊。“谢谢。”一个女人的声音轻,像刚睡醒,

尾音有气不稳。“姚宁的复查登记要加签这行。”护士补一句。“好。”那个声音应着,

听见翻纸的“沙沙”。我把自己的复印件夹回包里,往财务小屋去。财务姑娘抬头,

说“昨天那位?”“昨天那位。”我把盖了骑缝章的联单放桌上,“想补一个内部审批单,

方便公司那边对账”。“审批单要江先生签字。”财务姑娘递来笔,说“签在这里”。

“他在复查。”我把笔推回,“那先把交易明细打印一张,我拍照给他确认”。

“明细涉及隐私。”财务姑娘犹豫,说手指在键盘上停住。“走公司公关账,不是个人隐私。

”我把“星远咨询”的名片掏出来,正面朝上,“这张名片很配合抬头”。

财务姑娘想了两秒,说“那我打‘费用概况’,不出具体菜品”。“行。”我点头。

打印机的热气扑在手背上,像一阵没脾气的叹息。“费用概况”上写,“营养餐套餐七日,

第二天扣款,预授权挂起;花篮×2;陪护床位按房价计”。我把图拍清,角也拍进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