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叶落九千的《重回1980年完整版短视频》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第一章 1980,我来了**林浩睁开眼睛的那一刺鼻的煤烟味率先钻进鼻他茫然地环顾四斑驳的墙壁上贴着泛黄的奖木质窗框上的油漆已经龟透过模糊的玻能看见院子里晾晒着的确良衬衫在风中摇“这是哪......”头痛欲他挣扎着坐起身下的木板床发出吱呀声就在昨他还在2024年的实验室里调试最新一代光刻怎么一觉醒来就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浩浩醒啦?”一个系着围裙的中年...
主角:叶落九千,林浩 更新:2025-11-09 16:01:12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一章 1980,我来了**
林浩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刺鼻的煤烟味率先钻进鼻腔。
他茫然地环顾四周,斑驳的墙壁上贴着泛黄的奖状,木质窗框上的油漆已经龟裂,透过模糊的玻璃,能看见院子里晾晒着的确良衬衫在风中摇晃。
“这是哪......”
头痛欲裂,他挣扎着坐起身,身下的木板床发出吱呀声响。就在昨天,他还在2024年的实验室里调试最新一代光刻机,怎么一觉醒来就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浩浩醒啦?”一个系着围裙的中年妇女推门而入,手里端着搪瓷盆,“快洗脸,一会儿去厂里报到可别迟到了。”
林浩愣在原地,脑海中突然涌入大量不属于他的记忆。
现在是1980年,他同样是林浩,刚顶替父亲进了江城无线电元件厂。眼前的女人是他的母亲李素珍,一个典型的国营厂职工家属。
“妈......”这个陌生的称呼脱口而出,连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赶紧的,第一天上班可不能迟到。”李素珍把盆放在凳子上,转身去柜子里取工装。
林浩下意识地摸向口袋,想看看手机,却只摸到一张折叠的纸。展开一看,是江城无线电元件厂的录用通知书,落款日期是1980年3月17日。
他真的穿越了。
洗漱时,他看着搪瓷盆底红艳艳的“劳动光荣”四个字,心情复杂。作为2024年的半导体工程师,突然来到这个连集成电路都还是新鲜玩意的年代,简直像是飞鸟被折断了翅膀。
早饭是稀粥和馒头,就着酱豆腐。父亲林建国沉默地吃着,偶尔瞥他一眼,欲言又止。
“到了厂里要听话,别给你爸丢人。”最终,父亲只说了这么一句。
林浩点点头,心里却在飞速盘算。1980年,正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起步的阶段,虽然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但至少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他运用未来的知识,或许能改变些什么?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加速。
饭后,他推着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走出家门。筒子楼里传来此起彼伏的锅碗瓢盆声,邻居见面都热情地打着招呼。
“浩浩今天上班啊?”
“好好干,给咱们大院争光!”
这种久违的邻里温情让他心中一暖。
骑车前往无线电元件厂的路上,林浩仔细观察着这个时代。满大街的蓝色、灰色工装,偶尔驶过的解放牌卡车,路边宣传栏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标语,一切都显得既熟悉又陌生。
无线电元件厂的大门很气派,红色砖墙上挂着白底黑字的厂牌。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新入职的工人,都在兴奋地交谈着。
“林浩!”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回头,看见一个瘦高个年轻人正笑着朝他招手。根据记忆,这是他的发小王小兵,两人一起长大,又一起进了厂。
“听说咱们被分到三车间了,”王小兵凑过来小声说,“就是生产晶体管那个,技术含量最高的车间!”
林浩心中一动。晶体管车间,这倒是专业对口。
入职手续很简单,在劳资科填了表格,领了工装和劳保用品,他们就被带到了三车间。
车间主任姓张,是个面色严肃的中年人,说话带着浓重的山东口音:“欢迎各位新同志!你们要知道,三车间是咱们厂的重点车间,生产的晶体管关系到国家电子工业发展......”
例行讲话后,张主任开始分配岗位。王小兵被分到了封装组,林浩则被分到了最关键的扩散组。
“扩散组负责晶体管的核心工艺,需要极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张主任特意看了林浩一眼,“你是高中生,要多学习,尽快掌握技术。”
林浩郑重地点了点头。
车间的环境让林浩暗自皱眉。设备老旧不说,工艺纪律也很松散。工人们穿着普通的工装,连最基本的防尘措施都没有。
这和他熟悉的千级无尘车间简直是天壤之别。
更让他吃惊的是生产工艺。清洗硅片用的是普通自来水,扩散炉的温度控制全靠老师傅的经验,测试环节更是简陋得可怜。
“这是7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生产线,”老师傅带着他们参观时颇为自豪地说,“全国也就三条!”
林浩默默计算着,这条生产线生产的晶体管,性能恐怕连他那个时代最普通的家电都用不了。
午休时,工人们聚在车间外的空地上吃饭。大家带的都是饭盒,里面装着从家里带来的饭菜。
“听说厂里今年要引进新的生产线了,”一个老师傅边吃边说,“是从美国买的,比现在这个先进多了。”
“真的假的?”王小兵眼睛发亮,“那咱们是不是要涨工资了?”
众人哄笑起来。
林浩却陷入了沉思。如果他没记错历史,80年代初中国确实引进了一批半导体生产线,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都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想什么呢?”王小兵捅了捅他,“是不是想对象了?”
林浩笑了笑,没有回答。
下午是实际操作培训。老师傅演示如何操作扩散炉,林浩看得直皱眉头。温度控制不精确,时间掌握全凭感觉,这样的工艺生产出来的产品,良品率怎么可能高?
“小伙子,你来试试。”老师傅突然点名。
林浩走上前,按照规程开始操作。他下意识地调整了几个参数,却被老师傅立即制止。
“胡闹!工艺规程是能随便改的吗?”老师傅脸色很不好看,“年轻人要踏实,别好高骛远!”
周围的工人都看了过来,眼神各异。
林浩这才意识到,在这个强调集体和规则的年代,擅自改变操作规程是很严重的问题。
“对不起,我太着急了。”他立即认错。
老师傅脸色稍霁,但还是批评了几句。
下班铃声响起,工人们陆续离开车间。林浩推着自行车走出厂门,心情复杂。
这一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脉搏。这里有激情,有理想,也有局限和无奈。
“等着瞧吧,”他望着天边绚丽的晚霞,暗暗发誓,“既然让我来到这个时代,就一定要做点什么。”
就在他骑车经过厂区布告栏时,突然看到一则通知:
《关于举办全市青年技术革新大赛的通知》
他猛地捏紧刹车,轮胎在砂石路上划出一道痕迹。
机会来了。
---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