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文轩书院 > 其它小说 > 胡志明市的邮编号码是多少

胡志明市的邮编号码是多少

莫念逝水 著

其它小说连载

《胡志明市的邮编号码是多少》内容精“莫念逝水”写作功底很厉很多故事情节充满惊阮美玲林薇更是拥有超高的人总之这是一本很棒的作《胡志明市的邮编号码是多少》内容概括:1 红教堂前的双重危机空气是粘稠裹挟着摩托车的尾气、路边河粉店的肉汤香和一种陌生的湿糊在林薇脸她提着沉重的行李站在胡志明市第一个十字路感觉自己像一滴即将被蒸发的水迷失在了钢铁洪流的轰鸣眼红色的圣母大教堂在午后阳光下肃穆伫恰好是周日弥撒散头戴白色纱巾的信徒们如潮水般涌与门外永不停歇的摩托车流汇构成一幅既神圣又喧嚣的画她的手机导航徒劳地闪烁屏幕上...

主角:阮美玲,林薇   更新:2025-10-26 15:00:0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 红教堂前的双重危机空气是粘稠的,

裹挟着摩托车的尾气、路边河粉店的肉汤香和一种陌生的湿热,糊在林薇脸上。

她提着沉重的行李箱,站在胡志明市第一个十字路口,感觉自己像一滴即将被蒸发的水珠,

迷失在了钢铁洪流的轰鸣里。眼前,红色的圣母大教堂在午后阳光下肃穆伫立,

恰好是周日弥撒散场,头戴白色纱巾的信徒们如潮水般涌出,

与门外永不停歇的摩托车流汇合,构成一幅既神圣又喧嚣的画面。

她的手机导航徒劳地闪烁着,屏幕上显示着两个陈富街,让她彻底失去了方向。

汗水浸湿了后背的衬衫。让一让!让一让!一声生硬的越南语吆喝在身后响起,

一个载着整笼活鸡的摩托车手几乎是贴着她的手肘擦过。林薇猛地缩手,行李箱哐当

一声倒在路边。那一瞬间,屈辱和慌乱涌了上来——她,

一个能在复杂数据流里精准溯源、为公司预警百万级风险的财务主管,

却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被最基础的交通难题击溃。手机震动,

是国内同事周倩发来的微信,语气一如既往的亲热:薇薇,到地方了吧?安心工作,

别担心国内。总部竞聘的事儿,我帮你盯着呢,不过……今天好像又有人在老大那儿嘀咕,

说你这位置来得太轻松。林薇盯着屏幕,指尖发凉。那些靠关系上位的流言,

像附骨之疽,跟着她漂洋过海。这次外派,不是单纯的晋升,是她的背水一战。

她深吸一口气,逼回眼底的涩意,从手机相册里翻出行政部发来的、带图片的路线指引,

终于像破译密码一样,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公司办公室的氛围,

与室外的喧嚣截然不同,一种克制的安静笼罩着一切。前台姑娘微笑着引她到工位,很快,

一个穿着利落奥黛、神色严谨的越南女人走了过来——财务经理阮美玲。林主管,欢迎。

阮美玲的英语很流利,但语调没什么起伏。她递过来一个用新鲜绿叶包裹的小包,色泽暗绿,

纹理分明。一点见面礼,槟榔。林薇心头一紧,

迅速回忆起行前攻略——接受物品需双手。她立刻恭敬地双手接过,

嘴角努力牵起一个得体的微笑:谢谢您,阮经理。然而,就在她接过的那一秒,

她眼角的余光瞥见阮美玲递出东西后,手指几不可查地向下压了压,

做了一个类似微幅躬身的动作。而自己,只是直挺挺地站着。

周围几个原本在悄悄打量她的本地同事,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有低低的耳语传来,

她清晰地捕捉到几个音节:…chưa biết lễ…她不懂越南语,

但那语气里的意味,她懂。尴尬的气氛被阮美玲打破,

她公事公办地递上一册账本:这是上个月的流水,林主管可以先熟悉一下。

我们这里情况有些特殊,有些本地账目,按惯例处理就好。林薇压下心头的不适,

接过账本,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数字是她最熟悉的领域。她打开账册,

一行行数据在她眼中自动归类,如同过往千百次一样。她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图像记忆,

整齐的账目是蓝色的方块,而异常数据,会是刺眼的红色三角。突然,

她的目光在宗教捐赠科目下顿住了。有一行手写修改痕迹,异常清晰。

数字从1200被直接划掉,旁边写上了12000,墨色略新。没有附注,

没有修改人签字。在她脑中的账页图像上,这行数字像一根黑色的针,

突兀地刺破了原本完整的蓝色画面。阮经理,她指着那处修改,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只是好奇,这笔捐赠,

从 1200 万越南盾改成 12000 万,数额变动不小,

是有什么特别的补充协议吗?阮美玲的脚步停住,转过身,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但手却伸了过来,近乎强硬地从林薇手中拿走了那本账册。这是给本地教区的定期捐赠,

有它的特殊性,林主管不必深究。她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断然,你刚来,

很多情况不了解,按惯例处理就好。说完,她拿着那本账册,

径直走回了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林薇站在原地,

手还保持着刚才指认的姿势。职业的敏感让她心脏狂跳——那修改太粗糙了,

简直像是在挑衅财务的基本准则。而阮美玲的反应,更是在她心头敲响了一记警钟。

---深夜的公寓,终于只剩下她一个人。窗外,摩托车的引擎声依旧绵延不绝,

像这座城市的背景音。林薇泡开一碗从国内带来的泡面,氤氲的热气暂时模糊了视线。

手机又亮了,周倩的消息:放心,竞聘岗位我帮你死盯着,等你回来稳操胜券。

她关掉对话框,点开那个存在手机里、标注着越南语生存必备的录音文件。

一个机械的女声开始重复:Xin chào你好…Cámơn谢谢…

那声音干瘪而生硬,与她今天经历的、充满生命力的嘈杂格格不入。

一滴眼泪毫无预兆地砸在手机屏幕上,晕开了那片冰冷的光。二十八岁,独自一人,

在一個语言不通的国度,面对着职场的暗箭和一团迷雾的账册。她抬起手,狠狠擦掉眼泪。

就在这时,手机再次震动,不是微信,是一条短信。发件人一栏,是空的。她点开,

只有一句话,用英文写着:别碰 15 日的账。对你没好处。林薇猛地抬起头,

看向窗外那片属于胡志明市的、陌生而璀璨的灯火,背脊窜上一股寒意。她明白,

她的背水一战,从这一刻起,才真正开始了。2 星期五的守斋陷阱

那条匿名短信像一根刺,扎在林薇的神经上。她尝试回拨,号码是空的。

对方知道她的手机号,知道她在查账,甚至精准地指向15 日。

一种被窥视的感觉让她脊背发凉。她强迫自己冷静,将注意力放回账册。

那个手写的12000万越南盾,换算下来是笔不小的数目。

阮美玲那句本地特殊账目,不用管,在她听来更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周五上午,

办公室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松散氛围。早会时,

大家甚至一起唱了一首旋律轻快的公司歌,阮美玲站在前面,表情比平日柔和些许。

机会来了。林薇拿着整理好的问题清单,走到阮美玲的办公桌前:阮经理,

关于上个月几个科目的核对,有几个地方想跟您请教一下,

特别是那笔教区捐赠的支付流程……阮美玲抬起手腕,看了眼精致的腕表,

语气带着一丝不容打扰的疏离:林主管,今天是周五,下午我要去教堂守斋。工作的事,

下周再说。守斋。林薇脑海里立刻闪过阿芳昨天偷偷给她的提示:阮经理是虔诚教徒,

周五守斋,只吃白肉和鱼,千万别在那天中午约她吃牛肉粉。她早有准备。来公司前,

她特意在楼下便利店买了包装精美的鱼肉三明治和沙拉。阮经理,正好我也没吃午餐,

林薇举起手中的纸袋,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显得自然而不刻意,我买了些吃的,

不如边吃边聊?我也对这里的教堂很感兴趣。她期待着阮美玲能看到她的细心与诚意。

然而,阮美玲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她手中的食物,目光重新回到电脑屏幕上,声音不高,

却像一盆冷水:林主管,守斋不仅是饮食,更是心灵的沉淀。你是外人,不方便参与。

工作的事,下周再谈。外人两个字,被她用平静的语调说出来,

比厉声斥责更让林薇难堪。她感觉自己所有的努力,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无声无息,

还被反弹回满满的疏离感。她捏紧了手中的纸袋,默默地退回自己的工位。午休时分,

办公室空了大半。阮美玲也提着包离开了。那个上了锁的、存放着原始凭证和合同的文件柜,

钥匙在阮美玲自己手里。林薇的心跳有些快。她知道这不合规,但那股职业的执拗,

以及被当作外人的不甘,推动着她。她走到阮美玲的办公室外,透过玻璃隔断确认无人,

轻轻推了推门——锁着。她绕到办公室侧面档案柜的角落,这里角度刁钻,

能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看到阮美玲办公桌一侧的区域。她记得很清楚,

昨天阮美玲就是从桌子第二个抽屉里拿出了一份旧合同。等待是焦灼的。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清洁阿姨推着清洁车走过,用越南语嘟囔了一句什么,

随手用抹布擦拭门把手时,身体不经意地靠了下门——门,竟然被撞开了一条缝!

林薇瞬间明白了,那门锁恐怕早就坏了,只是虚掩着,靠的是阮美玲的权威,

而非真正的物理屏障。她深吸一口气,闪身进去。快速而精准地拉开第二个抽屉,

里面果然有几份泛黄的合同。她找到那份教区捐赠协议,甲方是公司,乙方盖章处,

清晰地印着胡志明市第三教区。第三教区?林薇脑中立刻浮现出红教堂那标志性的双塔。

她来之前做过功课,那座地标属于第一教区。捐赠给红教堂的款项,

为什么会由第三教区来接收?这是一个低级的常识漏洞。就在这时,

一个轻微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林姐……林薇浑身一僵,猛地合上合同,

心脏几乎跳出胸腔。她回过头,看见阿芳正站在门口,脸上带着一丝紧张,

迅速将门在身后掩上。我看到你进来了……阿芳压低声音,快步走近,快走,

阮经理有时候会突然回来拿东西。林薇将合同塞回原处,手心全是汗。

阿芳却在她收拾的时候,凑到她耳边,用气声飞快地说:林姐,你是在查那笔教堂的账吗?

……我上周五下午,帮行政部去第三教区送东西时,看到阮经理了。她不是一个人,

是和一个戴着很粗金链子的男人在教堂后面的小巷子里说话,样子……不像是在做弥撒。

戴金链子的男人!不是弥撒!林薇的瞳孔微缩。阿芳提供的线索,像一块关键的拼图,

瞬间将宗教捐赠的性質,引向了一个更阴暗的可能。回到自己的座位,惊魂未定,

阿芳给她发了条私密消息:林姐,下午别在办公室待着了,我带你去个地方醒醒神。

公司附近拐角处,藏着一家名为小睡的咖啡馆。里面没有桌子,

只有一排排如同火车卧铺般的私密躺椅,不少本地职员正戴着耳塞在里面小憩。

这是越南职场独特的午休文化。蜷缩在狭小的躺椅空间里,隔断了外界的视线,

阿芳似乎放松了许多。她递给林薇一杯冰镇椰奶咖啡,自己捧着一杯,

小声说:我刚来时也踩过好多坑。有一次,我给一个比我早入职三年的男前辈递文件,

顺口叫了『anh』哥,他觉得我不尊重他,背后说我『没大没小』。她叹了口气,

后来我才摸清,这里论资排辈,对上级和前辈,不管男女,

safest 就是叫『chị』姐或『anh』哥,最好再加名字,

比如『chịMai』阮美玲的昵称。直呼其名是大忌。林薇默默记下,

这些琐碎的文化细节,此刻听起来不再是无用的知识,而是生存的法则。

她看着阿芳年轻却带着些疲惫的脸,轻声问:你为什么愿意告诉我这些?

阿芳吸了一口咖啡,眼神有些游离,然后像是下了决心:因为我觉得你和他们不一样。

而且……我也想改变这里的一些东西。我觉得,你可以。这句话,

让林薇感到一种沉甸甸的信任。傍晚,林薇回到办公室,大部分同事已经下班。

她准备关掉电脑,结束这信息量巨大的一天。然而,当她移动鼠标,

原本应该处于屏保状态的电脑屏幕突然亮起,一个空白的文档弹了出来。紧接着,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文档上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跳出一行猩红色的英文,

像鲜血滴落在屏幕上:再查下去,你在越南待不下去。林薇猛地向后一退,

椅子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威胁,从手机短信,

升级到了她最私密、最依赖的工作电脑上。对方不仅在外面,甚至已经渗透到了她身边。

3 堤岸老宅的牌位密码周末的阳光炙烤着胡志明市,

林薇以想给国内家人买些华人特产为由,成功约到了阿芳同游堤岸区。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深入这座城市的肌理,而非仅仅作为一个隔窗观望的过客。

摩托车驶入第五郡,空气中的香料味陡然浓郁起来。繁体中文的招牌鳞次栉比,

斑驳的骑楼诉说着岁月的痕迹,耳边是粤语、潮汕话和越南语交织的市井喧嚣。

林薇紧绷了几日的神经,在这里奇异地松弛了些许。阿芳家的老宅藏在一排骑楼的深处。

推开沉重的木门,一股阴凉、混合着陈旧木料和线香的气味扑面而来。客厅正对大门处,

设着庄严的祖先牌位,前面供奉着色彩鲜艳的五果盘

——芒果、龙眼、荔枝、菠萝蜜、红毛丹,饱满欲滴。

简朴越南奥黛、面容慈祥的阿姨正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对着牌位念叨:……下个月初二,

要记得给你爸多烧些纸钱,他在下面不要舍不得用……妈,这是我公司的领导,林薇姐。

阿芳介绍道。阿芳妈妈立刻热情地招呼林薇坐下,端来冰镇的青柠茶,

眼神里是华人长辈特有的、带着审视的温和。趁着阿芳妈妈去张罗点心的空隙,

林薇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庄重的祖先牌位上。她想起账册上那个关键的日期——15 日,

以及阿芳提到的ThứSáu15星期五 15 日。阿芳,她压低声音,

你上次说,『ThứSáu15』既不是华人节日,也不是天主教圣徒日,那在越南,

这个日子会不会有其他特别的含义?阿芳蹙着眉,努力思索:真的没有。

我们华人记忌日习惯用农历,或者『星期+日期』,

比如爷爷是『ThứBa2』星期二 2 日。单单一个『星期五 15 日』,

太普通了……这时,阿芳妈妈端着果盘走过来,恰好听到只言片语,顺口接话,

语气里带着市井智慧的洞悉:普通日子?普通日子才好做文章咧!

那些放高利贷的『大耳窿』,最喜欢找我们这些老街坊『借钱』,利息高得吓人。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