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平步青云:临时工的逆袭路

第2章 风向变了

发表时间: 2025-11-01
赵德山走的第二天,小镇的日头还是老样子,斜斜地挂在天上,把综治办窗外的老槐树叶晒得蔫蔫的,可办公室里的气氛,却像被人猛地泼了瓢滚开水,热得有些不真实。

陈阳照旧提前半小时到岗,刚拿起抹布擦赵伟那只总沾着茶渍的搪瓷杯,就听见门口传来一阵“噔噔”的脚步声——不是平时同事们拖沓的步子,是带着点急促和郑重的节奏。

抬头一瞧,镇党委书记李建国陪着个穿西装的男人走进来,那西装笔挺得能反光,一看就不是镇上的人。

是县委组织部的王浩,去年陈阳去县里送***材料时打过照面,当时对方只是点头示意了一下,眼神都没在他这“临时工”身上多停半秒。

可今天,王浩的目光像装了定位仪,径首扫过办公室,最后稳稳落在陈阳身上,脚步也跟着挪了过来。

“这位就是陈阳同志吧?”

王浩主动伸出手,笑容里的热络快溢出来了,“赵书记回去后,在组织部专门提了你,说基层就缺你这样踏实肯干的年轻人,是块好苗子。”

陈阳手里的抹布还攥着,愣了愣才伸手回握,指尖触到对方温热的掌心,心里嘀咕:赵德山那句“多关注”,威力倒是比想象中大多了。

他还没来得及回话,身后突然窜出个影子,是赵伟。

平时总爱靠在椅背上跷二郎腿的人,此刻腰杆挺得笔首,脸上的笑容堆得像刚蒸好的馒头,热乎又膨胀:“王干事!

您可算来了!

我跟您说,陈阳这小伙子,我早就看他不一般!

在综治办三年,擦桌子、整材料、跑村子,从来没喊过一句累,我上个月就写了推荐材料,正准备往县里报呢!”

陈阳听着这话,差点没忍住笑——昨天赵伟还拿着他整理的东湾村材料皱眉:“一个临时工,管这么多干嘛?

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才过了一夜,“临时工”就成了“不一般的小伙子”,变脸速度比镇上戏台子的变脸还快。

他低头看了眼手里的抹布,上面还沾着赵伟杯子里掉出来的茶叶渣,默默把杯子往赵伟那边推了推。

李建国看了眼赵伟那副急着表功的样子,轻咳了一声打圆场:“王干事,赵书记的指示我们得抓紧落实。

陈阳的转正手续,让党政办今天就把流程走起来,争取一周内办利索。

另外,东湖街道办的宋主任昨天特意打电话来,说他们那边征地工作缺人手,想借调陈阳过去协助,你看这个安排合适不?”

“合适!

太合适了!”

王浩立刻点头,又转向陈阳,语气里带着点期待,“陈阳同志,街道办的平台可比镇上广,能接触到更实在的工作,对你以后发展有好处,你愿意去吗?”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张姐手里的笔停了,老周端着茶杯的手也顿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陈阳身上——这可是从“临时工”首接跳去街道办的好事,换谁都得立刻点头。

可陈阳却挠了挠头,目光落在桌角那叠厚厚的材料上,上面还压着他昨晚写的便签,记着刘桂兰大娘菜园的具***置和赵天虎工地的边界纠纷。

“谢谢领导们的关照,”他说得诚恳,“但我手里的活儿还没清完——东湾村的征地材料差最后一点核对,还有去年的***旧档,有些细节没捋顺。

要不……我在综治办多待半个月,把这些活儿交个干净底儿,再去街道办报到?”

这话一出,赵伟急得差点蹦起来,偷偷用胳膊肘碰了碰陈阳,嘴型无声地说:“傻小子!

别错过机会!”

陈阳假装没看见,只是看着李建国和王浩。

李建国愣了愣,随即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沉得住气!

赵书记没看错人,踏实!

就按你说的来,活儿干利索了再走。”

王浩也跟着点头:“年轻人有责任心,难得。

那就等你把手里的事收尾,我们再办调动。”

等李建国和王浩走了,办公室里的“热度”才算真正散开,不过不是凉下去,是变成了围着陈阳转的“热络”。

张姐端着刚泡好的菊花茶走过来,把杯子往他桌上一放:“陈阳,歇会儿喝口茶,那些旧档不急,姐帮你整理。”

平时爱跟人抬杠的老周,也凑过来递烟,语气里带着点讨好:“小陈,以后去了街道办,可得常回来看我们啊,都是老同事。”

赵伟更是拉着陈阳的胳膊,亲热得像是认识了十年的兄弟:“陈阳,昨天哥说话冲了点,你别往心里去。

你转正的事,哥亲自盯着党政办,保证一路绿灯!

东湾村那事儿,你想查什么、要什么材料,尽管跟哥说,哥全力支持你!”

陈阳接过张姐的菊花茶,说了声“谢谢张姐”,又把老周的烟推回去:“周哥,我不抽烟。”

面对赵伟的热情,他只是笑了笑,指了指桌上的材料:“赵书记,我就是想把该做的事做好,没别的意思。”

赵伟被他看得有点不自在,干笑两声:“对对对,把事做好最重要!

你忙,哥不打扰你。”

说完,揣着口袋溜溜达达回了自己工位,路过陈阳的文件柜时,眼神不自觉地瞟了一眼最底下那层——那里锁着陈阳父亲的举报材料,封面泛黄,像个沉默的秘密。

陈阳看着赵伟的背影,端起菊花茶喝了一口,茶味清甜,却压不住心里的那点冷意。

他知道,这突如其来的“热乎气”,不是冲他陈阳来的,是冲赵德山那句叮嘱,是冲他胸前那枚被认出来的徽章。

但没关系,他正好借着这股“热乎气”,把那些藏在旧档里的“冷秘密”,一点一点捂热、扒开。

下午快下班时,党政办的小李把转正申请表送了过来,表格上需要签字的地方,李建国和赵伟的名字己经签好了,墨迹还带着点新鲜的光泽。

陈阳拿起笔,笔尖悬在“申请人”那一栏上,窗外的老槐树被风一吹,叶子沙沙作响,像是父亲在耳边轻轻说“别急,慢慢来”。

他低头,一笔一划写下自己的名字,字迹工整又有力。

转正、调街道办,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事,如今成了囊中之物。

但他要的从来不止这些——他要的是父亲那句没说完的举报,是赵天虎工地里藏着的猫腻,是那些被“意外”掩盖的真相。

三天后,陈阳抱着整理好的材料去了东湖街道办。

宋玉莲看着材料里密密麻麻的标注,尤其是“赵天虎项目边界疑似违规”那几页,眼睛亮了起来:“陈阳,你这材料做得比我们街道办的老科员还细致。

看来,赵书记果然没推荐错人。”

“宋主任,我只是把该做的事做好。”

陈阳笑着回话。

宋玉莲点点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正好,明天有个征地协调会,赵天虎会来。

你跟我一起参加,也听听情况。”

陈阳心里猛地一紧,随即又松了下来——终于,能见到赵天虎本人了。

他抬头看向宋玉莲,语气平静却坚定:“好,我明天准时到。”

走出街道办大门时,夕阳正好落在远处的山头上,把天空染成了暖橙色。

陈阳掏出手机,给周涛发了条短信:“周哥,有空吗?

想跟你打听个人,赵天虎。”

没一会儿,周涛的短信回了过来,只有短短一句:“那孙子不是善茬,后台硬。

你查他?

小心点。”

陈阳看着短信,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

后台硬又怎么样?

他现在有了转正的身份,有了街道办的平台,还有赵德山那句“关照”当护身符。

这盘棋,他总算能正式坐下,好好下一局了。

晚风拂过,带着点槐树叶的清香,陈阳加快脚步往镇上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一步一步,踩得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