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朕的江山,画风不对

第8章

发表时间: 2025-10-26

军队那边彻底指望不上了,周玄把歪主意打到了文人集团头上。“历史上昏君搞文字狱,一搞一个准!文人最看重脸面,抓几个骂我的典型往死里整,保准能激起士林公愤,到时候天下文人口诛笔伐,我这亡国罪名不就坐实了?”

机会来得很快。他裁军、搞再就业中心的“骚操作”,果然惹毛了一群清流御史和翰林院学士。有人写诗文暗讽他“不循祖制瞎折腾”,还有人拐弯抹角骂他“与民争利”,这些诗文在士林里悄悄流传,很快就传到了周玄耳朵里。

“来了来了!就等你们跳出来!”周玄乐坏了,特意让弹劾文人的奏折递到朝堂上,准备亲自下场演一出“暴君治罪清流”的大戏。

朝会之上,被弹劾的老翰林跪在殿中,须发皆白却梗着脖子,一脸正气凛然。周玄故意沉下脸,拍着龙椅呵斥:“尔等饱读圣贤书,不思报效国家,反而舞文弄墨诽谤君上,该当何罪!”

老翰林毫无惧色,抬头引经据典:“陛下!臣非诽谤,乃是忠言劝谏!兵者国之爪牙,宫闱乃礼法根基,岂能随意变动?陛下锐意变革虽好,却不顾祖宗成法、不听众人劝谏,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一番话怼得有理有据,把周玄的“新政”批得一无是处,保守派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

周玄心里乐开了花:“骂得好!再狠点!最好把我比作隋炀帝!”可嘴上不能输,他硬着头皮反驳,奈何肚子里的墨水远不如老学究多,几个回合下来就被怼得哑口无言,脸涨得通红。

“不行,辩论不过太丢脸了!得换个路子,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周玄恼羞成怒,眼看“文字狱”要变成“君威扫地”,急中生智祭出大招——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差点把自己手拍疼),怒道:“够了!尔等口口声声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难道不懂堵塞不如疏导?民间有议论是常态,一味禁绝,算什么明君!”

满朝文武瞬间愣住:陛下这是要放他们一马?

周玄越说越顺,把前世听来的“舆论监督信息公开”皮毛全搬了出来:“朕非但不追究,还要让天下人明辨是非!即日起,颁布《大周报纸管理暂行条例》,设立‘舆情司’,专门刊印《大周日报》,把朝廷政令、各地要闻全发出去,用真话戳破那些小道消息!”

他心里盘算:“你们不是能写吗?我弄个官方喉舌,天天循环播放‘皇帝英明’,用官方声音盖过你们的闲言碎语!这叫降维打击,看谁能吵过谁!”

大臣们彻底懵了。“报纸日报舆情司”?全是闻所未闻的新鲜词,合着陛下不是要搞文字狱,是要跟文人抢话语权?

在周玄的硬推下,大周朝第一份官方报纸《大周日报》仓促诞生。版面简陋得很,内容无非是“陛下颁布新政某地粮食丰收退伍士兵获百姓称赞”之类的正面新闻,跟周玄预想的“政务公众号”一模一样。

他本想靠这玩意儿恶心文人、搞宣传灌输,没想到歪打正着——以前地方官员和百姓只能靠传闻了解朝廷动向,现在有了报纸,政策能直接传达到基层,减少了很多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误解和谣言。

那些骂皇帝的“小道诗文”,在官方定调的压力下,声音越来越小。一部分文人气不过,干脆闭嘴不写了;另一部分则开始琢磨怎么写得更有水平,想在官方声音之外发出不同意见。

周玄期待的“天下文人口诛笔伐”压根没出现,反而迎来了诡异的“舆论冷静期”。

“唉,本想引火烧身,结果搞出了舆论管控……这算不算用现代手段欺负古人?”他看着桌上的《大周日报》,欲哭无泪,“这玩意儿放现代就是最土的政务号,居然还真有点用?怎么骂着骂着,还骂出媒体雏形来了?这亡国路走得越来越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