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首都,烈日炎炎,空气中弥漫着柏油路面蒸腾出的热气。
公安大学的操场上,身着崭新警服常服的毕业生们列队肃立,胸前的学号牌在阳光下微微反光。
赵海站在队伍中,身姿挺拔如松,二十二岁的面庞上还带着些许未脱的稚气,但眼神己然坚毅。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胸膛里,心脏强而有力的跳动声,混杂着校领导浑厚的毕业致辞,在耳畔回响。
“……从今日起,你们将成为共和国的预备警官!
望你们牢记‘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不负青春,不负藏蓝!”
“不负青春,不负藏蓝……”赵海在心中默念,一股热流在胸中激荡。
西年磨砺,汗水与泪水交织,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他微微侧头,看向不远处女生方阵中那个熟悉的身影——林楠。
她也正看过来,目光相接,她嘴角弯起一个温柔而鼓励的弧度,轻轻点了点头。
授衔仪式开始。
当那枚光洁的“一杠一星”(三级警司警衔,按当时制度,公安大学本科毕业生见习期满合格后授予)肩章由队长亲手为他佩戴在肩头时,赵海感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这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
仪式结束,学员们放松下来,互相整理着装,拍照留念。
林楠穿过人群,走到赵海身边,很自然地替他正了正略有歪斜的警号牌。
“紧张吗?
明天就去报到了。”
林楠的声音轻柔,带着关切。
“有点,”赵海老实承认,随即笑道,“更多的是兴奋。
学了这么多年,总算能真刀真枪地干了。”
他握了握拳,指节微微发白,显示出内心的不平静。
“知道你盼这天盼了很久了。”
林楠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芒,也笑了,“分到哪个分局确定了?”
“东城分局,刑警队。”
赵海语气中带着自豪。
“真好。”
林楠由衷地为他高兴,随即又道,“我分到市局法制处了,以后你要是案子办得不规范,我可要挑毛病的。”
“放心,保证让你挑不出毛病。”
赵海自信地回应,两人相视而笑。
夏日的风吹过,拂动林楠额前的碎发,也吹动了年轻人对未来无限的憧憬。
这时,赵海的手机(一个厚重的诺基亚)响了起来,是家里打来的。
“小海,典礼结束了吗?
怎么样?”
母亲的声音带着急切和喜悦。
“妈,刚结束,一切都好。
授衔了,三级警司!”
赵海的声音不由得提高了几分。
“好,好!
我儿子是真正的警察了!”
母亲的声音有些哽咽,“你爸在旁边乐得合不拢嘴呢。
江江和溪溪也在,他们俩今天警校摸底考核,都拿了优秀!”
电话那头传来双胞胎弟妹赵江和赵溪叽叽喳喳的声音:“哥!
恭喜!
我们以后也要像你一样!”
听着家人的声音,赵海心头暖融融的。
他家境普通,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餐馆,供他们三个孩子读书不易。
如今他和弟妹都选择了从警之路,父母虽担忧,但更多的是支持与骄傲。
挂了电话,赵海对林楠说:“家里来的,都为我高兴。”
林楠理解地点点头:“叔叔阿姨肯定以你为荣。
走吧,赵警官,请你吃顿饭,庆祝你正式开启刑警生涯。”
两人并肩向校外走去,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与身后那片承载了西年青春与梦想的警徽广场,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
对于赵海而言,一段全新的、名为“刑警”的征途,就在脚下这片热土上,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