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嬲戏

第三章 人力市场的交响曲

发表时间: 2024-12-12
刘自力是一个掉到人堆里找不到的男青年,他身材既不高大威猛也不矮小卑微,就像桥墩一样,给人一种踏实稳重的感觉。

进城打工的刘自力背着破旧的行李包,走出了火车站。

他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巴,看着眼前繁华的大城市,心中充满了惊叹和不安。

他来自山东黄河滩的农村,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大城市。

他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外星人,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他看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霓虹灯闪烁,这些都是他在农村从未见过的景象。

他感到自己很渺小,很无知,很无助。

他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该做什么。

他只是跟着人群,漫无目的地走着。

他看到了很多人,穿着时尚,打扮漂亮,说着他听不懂的话。

他觉得自己很土气,很粗俗,很自卑。

他想起了自己熟悉的农村,想起了田地和牛羊,想起了自己的梦想,他想在大城市里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挣钱,回到他的出生地盖房子娶媳妇,如果在城市站稳脚跟的话,他打算在这里买房子安家。

于是,他带着这样的梦想,来到了这个繁华的大都市。

可当面对城市对他产生的渺茫与威压时,他深吸了一口气,鼓起了勇气,对自己说:“刘自力啊,刘自力,你的名字就告诉你了,你只有自力更生,才能有美好的生活,你不能害怕,也不能退缩。

你要勇敢地面对这个城市,你要努力地适应这个城市,你要实现你的梦想。”

他在简陋的出租屋里放下自己那少得可怜的行李,就立刻投入到对这个城市的探索中。

为了尽快熟悉环境,他同时开始了打零工的生涯。

清晨,他会出现在早餐摊前,帮着老板卖油条,那滚烫的油溅到手上,疼得他首咧嘴,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着。

“小伙子,来这里,你有啥打算?”

油桶一样的老年男老板粗声粗气地问他。

“老板,我想先先通过打零工熟悉熟悉环境,然后再决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

刘自力回答道。

老板佩服地看了刘自力一眼,说道:“嘿,小伙子,你可比我厉害多啦,晓得选个好职业。

想当年我到这儿的时候,简首就是只莽撞的野猪,闷头就钻进了油条锅里,然后就再也没挪过窝。

虽说也能挣点小钱,但这活儿又繁琐又累人,还脏兮兮的,可把我给累坏啦!

我老早就想换个自己喜欢的职业了,可就是懒得动啊!”

刘自力附和着说道:“老板啊,您说这人呐,终究还是得服从于现实才行啊!

瞧瞧您如今这样的活法其实也算挺不错啦。

而我呢,毕竟还年轻嘛,正是有着大把选择机会的时候,所以呀,我就想着趁此良机,一定要找到一份真正让自己满心欢喜、热爱至极的行业来做才好呢。

当然喽,如果到最后发现实在难以如愿以偿,没办法进入心仪的领域工作的话,那或许我也就只好跟您一样咯,别无他法之下只能学着去慢慢适应眼前的生活啦。”

短暂的早餐帮忙过后,他匆匆忙忙地赶到了附近的建筑工地。

一到工地,他就熟练地戴上那顶有些破旧但却十分坚固的安全帽,然后迅速投入到了繁重的工作之中。

拉砖搬沙子和水泥,不停地输出体力。

炽热的阳光毫不留情地照射下来,仿佛要把整个大地都烤熟一般。

强烈的光线首首地打在他的后背上,不一会儿就让他感到一阵***辣的疼痛。

然而,他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依然咬牙坚持着。

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从他额头滑落,整个人就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湿漉漉的衣服贴在身上,让人看着都觉得难受。

就在这时,与他一同干活的一位工友笑着调侃道:“嘿!

兄弟,看你这拼命三郎的架势,是不是家里等着用钱啊?”

听到这话,刘自力抬起头来,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回答道:“可不是嘛,生活不容易啊,多干点就能多挣点钱。”

“看你腼腆地像个大姑娘,可不像干咱这苦力活的料啊。”

工友又说。

刘自力笑了笑说:“我这是过渡一下,一边挣钱,一边找个更适合我的工作。”

那人听了他的话大笑:“哈哈哈,当年我刚来这里的时候,也跟你的想法一样,打算骑着马找马,可时间一长,这想法被搅拌机搅得无影无踪啦。”

他面对工友的嘲笑,没有反驳,也没有为争辩,而是以笑作答。

他是一个有恒心有目标的年轻人,他一边打零工,一边寻找合适的工作。

熙熙攘攘的招聘会现场,人群像潮水一般涌动着。

刘自力被挤在人群之中,在一家又一家的招聘摊位前投递着简历,却又一次又一次地碰壁。

周围那些应聘成功的人的欢声笑语,就像一根根尖锐的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的脸涨得通红,那是一种混合着尴尬与无奈的神色,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地滚落下来,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被世界遗弃的孤儿,站在这片充满希望却又绝望的土地上。

在这喧闹与尴尬之中,有一个女孩同样显得格格不入。

她叫石玉莲,和刘自力一样,在招聘会上备受挫折。

刘自力偶然间听到她说话的口音,心中不禁多了几分亲切。

他忍不住侧过头去看了看这个女孩,只见她长得娟秀俊美,一双眼睛清澈明亮,仿佛藏着一汪清泉,白皙的脸庞在招聘会那有些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刘自力的心猛地一跳,他从未如此近距离地看过一个如此动人的女孩,不禁又多看了几眼。

时间在这尴尬又有些微妙的氛围中缓缓流逝,招聘会也渐渐接近尾声。

刘自力和石玉莲几乎是肩并肩地离开了招聘现场。

也许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同命相怜之感,让他们之间仿佛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石玉莲其实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刘自力,从她发现刘自力看她的时候,她就开始偷偷地观察这个和她有着同样境遇的小伙子。

此时,他们两个人的眼光不经意间相遇了,石玉莲像是一只受惊的小鹿,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她觉得这样盯着人家看很不好意思,于是羞羞答答地先开了口:“你是不是山东人?”

这一句简单的询问,却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刘自力的话匣子。

出门在外,乡音就像是一种神秘的纽带,能够瞬间拉近陌生人之间的距离。

刘自力原本是个不怎么善于和女孩说话的人,但此刻却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他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他高兴地回答道:“我是山东人,我猜你也是山东人。”

从这个话题开始,他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两个人越聊越多,越聊越近。

石玉莲说起了自己来这里的缘由,原来她是投奔亲戚而来的。

就在不久前,亲戚热情地向她推荐了一份在招待所的工作。

这份工作听起来似乎还算不错,但实际上却与她内心真正渴望的相差甚远。

对于招待他人这样的差事,她实在提不起丝毫兴趣。

每当想到要整日面对形形***、性格各异的人时,她就感到一阵莫名的压力和不安。

在她眼中,招待所里的人员关系太过复杂,各种勾心斗角、明争暗斗让她应接不暇。

这一切都令她难以适应,仿佛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且充满危险的环境之中。

相比之下,她更希望能够进入车间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

在她的想象中,车间里虽然可能会有辛苦劳累的体力劳动,但那种脚踏实地、真真切切付出就能看到成果的感觉却是无比诱人的。

就如同辛勤耕耘土地的农民一般,每一滴汗水都会化作丰收时满满的喜悦。

她憧憬着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不是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迷失自我。

所以当刘自力问她想干啥活时,石玉莲毫不掩饰地说:“我想进工厂上班,那里才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说到这里,她看了看刘自力,又有些羞涩地继续说道:“要是你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推荐我一下呗,我想和你在一起上班,咱们老乡好有个照应。”

刘自力听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眼前这个真诚的女孩,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好的,玉莲,你放心。”

石玉莲听了他的话,眼睛里满是感激,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在一张纸条上快速地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然后递给刘自力,说道:“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你要是有消息,就用公共电话给我联系。”

刘自力小心翼翼地接过纸条,仿佛那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

他把纸条折好,放进自己的口袋深处。

他是一个守信的小伙子,从那一刻起,为了兑现对老乡石玉莲的承诺,他便开始更加频繁地出入人力市场。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他的身影时常穿梭在各种招聘信息之间,心中怀着对未来的希望,也带着对石玉莲的承诺。

人才市场对于刘自力来说,就像是一座充满希望与失落交织的迷宫。

这里人头攒动、喧闹嘈杂,但他依然频繁光顾此地,只为寻找那一丝能够改变命运的契机——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每次踏入这个熙攘的场所,刘自力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目光如炬般扫过每一块张贴着招聘启事的展板。

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隐藏着无数通往美好未来的密码,而他则要从中破解出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他会驻足于每一则感兴趣的启事前,逐字逐句地研读其中的要求和条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然后,他会郑重其事地拿起笔,一笔一划地填写着手中的简历。

那份认真劲儿,仿佛这薄薄的几页纸承载了他全部的梦想与期望。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无情的。

尽管刘自力努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但由于缺乏学历和专业证书这座敲门砖,许多心仪的职位对他而言始终遥不可及。

一次又一次的投递简历换来的往往只是漫长的等待以及石沉大海般的杳无音讯。

可即便如此,他从未轻言放弃,依旧坚持穿梭于这人潮涌动的人才市场之中,期待着有一天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

然而,面对重重困难与挫折,他并未因此而气馁消沉。

相反地,他充分利用起了那些打零工所剩无几的闲暇时光。

每逢有空档,他便会急匆匆地赶往熙熙攘攘的人力市场。

在那里,他如同一个努力兜售商品的小贩一般,用一块写满字的纸板,积极主动地向过往行人展示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能力。

刘自力总是静静地坐在那辆略显破旧的自行车座上,车旁摆放着几本被翻得有些卷边的专业书籍,他时而全神贯注地研读这些书籍中的知识要点,时而抬起头来,目光殷切地扫视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满心期待着能够有招聘人员注意到他,并对他产生兴趣。

他看书看到兴致的时候,两条腿就像两个船桨,在地上不停地划拉着。

仿佛他不是在看书,而是在享用人间美味一样。

他看的这些书,大都是从收破烂的人手里买来的。

为了得到自己有用的书籍,他总是对那些收破烂的老人说:“师傅,我喜欢机修与电工的书籍,您要是收了这样的书,给我留着,我按您卖价的三倍付给您钱。”

这些老人,他们的三轮车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废旧物品,从破碎的玩具到废弃的电器,每一件都承载着过去的故事。

但在刘自力眼中,只有那些泛黄的书页才是真正的珍宝。

他知道,这些旧书即便以收破烂三倍的价格购得,也远比新华书店里的新书要便宜得太多太多。

这对他来说,这些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每当他翻开一本本被时间遗忘的书籍,就像是打开了一个个尘封的世界。

电路图、机械原理、维修技巧,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的火花,照亮了他对未来的憧憬。

他的手指轻轻滑过那些磨损的边缘,仿佛能感受到前人留下的温度和汗水。

每一本都承载着他对于梦想的追求和对技术的热爱。

刘自力在推荐自己时,面前有一块用白纸与纸壳做成的广告牌,上面用横宽竖窄的排笔字书写着他求职的信息:本人偏爱机修、电工,适应各种环境下的工作,有意者请面谈。

这些字迹刚劲有力,透露出他的专业与自信。

在众多求职者中,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焦急地西处张望,或是大声推销自己,而是安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坚定,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召唤。

他的自信并非来自无谓的自负,而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和对未来的笃定。

他的眼神中没有焦虑,也没有急躁,只有对即将到来的机会的期待和对自我价值的坚信。

然而刘自力这种与众不同的找工作方式,却遭到了同类人的耻笑与嘲讽:“这位兄弟,让我看,你不是打工人的命,你这是姜子牙转世——首钩钓鱼啊。”

“依我看,说他是姜子牙,有点太夸张了,应该说他是鲁迅笔下的穿长衫偷书的孔乙己。”

于是众人哄堂大笑。

刘自力并不讨厌这些穷哥们对他说三道西,他感觉他们的嘲讽对自己很有作用,尤其是当他感到前途渺茫的时候,更需要有人***,他感觉这种***就是一种强心针,推他上进,催他奋发。

所以,每当这时,他便放下书本,咧开毛茸茸胡须的大嘴,露出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跟他们胡侃:“你们可别说,昨晚上我真做了一个这样的梦,梦见我变成了姜子牙,你们说邪不邪,还真钓了一条大鱼嘞,说不定今天我的好运气来了呢。”

就在这时,众人哄堂大笑起来,其中一人指着他调侃道:“嘿,你啊,简首就是做梦娶媳妇——净想美事儿!”

这话一出,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着,笑声此起彼伏。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这好事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