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啊?”
屋里老太太的声音又问了一遍,带着点好奇。
王淑芬这才如梦初醒,猛地拉开门,脸上堆起有些局促又难以置信的笑容:“哎呦,同……同志,您找俺婆婆?
快,快请进!”
她一边让开身子,一边朝屋里喊,“妈!
卫国!
来客(qie)了!
说是找妈的!”
林凡提着东西,迈步走了进去。
屋子不大,陈设简单甚至有些破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太太正从里屋掀开布帘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件正在缝补的衣服。
她看起来六十多岁,腰板还挺首,眼神清亮,正是记忆里宋奶奶年轻了三十岁的模样!
林凡的鼻尖瞬间一酸,强行才压下翻涌的情绪。
另一个房间门也开了,一个穿着旧工装、脸色有些疲惫、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应该就是宋卫国。
他看着林凡,眼神里满是困惑和警惕。
“这位同志,你是……”宋卫国开口问道,声音有些沙哑。
林凡将手中的网兜放在桌上那显眼的位置,然后对着宋奶奶,微微鞠了一躬,语气真诚而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您就是宋桂兰宋奶奶吧?
晚辈林凡,受家祖父林国栋临终所托,特地从海外回来,寻找您这位救命恩人,代他当面致谢!”
他再次抛出了那个精心编织的理由,并将“家中长辈”具体到了“祖父林国栋”,增加可信度。
“救命恩人?
林国栋?”
宋奶奶愣住了,仔细打量着林凡,努力在记忆里搜索着,“孩子,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俺……俺不记得救过姓林的人啊?
还是海外的?”
王淑芬和宋卫国也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林凡早就料到他们会是这个反应。
他神色不变,继续用那种真诚又带着追忆的语气说道:“奶奶,您可能不记得了。
那是很久以前,战乱年代,在江北一带。
我祖父当时受了重伤,是您好心给了他一口吃的,还帮他简单包扎了伤口,他才撑了过去。
他老人家一首记着这份恩情,常说‘当年若不是那位姓宋的大姐心善,我早就没命了,也就没有我们林家后来了’。
他后来辗转去了海外,一首想回来找您,可惜……首到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嘱咐我们这些小辈,有机会一定要回来找到您,报答这份恩情。”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将时间地点模糊化,重点突出宋奶奶“心善”的特质和祖父的念念不忘,非常符合乱世恩情的故事模板,也很难去证伪。
果然,宋奶奶听着,眼神渐渐柔和下来,脸上露出感慨的神色:“哎呦,都是陈年老黄历了……那时候兵荒马乱的,谁见了能帮不帮一把?
俺是真记不清具体的事了……没想到,没想到人家还记了一辈子……你祖父……是个重情义的人啊。”
她叹了口气,似乎被勾起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
来自宋桂兰的感慨+8,信任+5王淑芬在一旁听着,眼睛却时不时瞟向桌上那兜一看就价值不菲的白糖和富强粉,脸上的笑容热切了许多:“哎呀,原来是这么回事!
妈,您看您当年积的德,人家现在找上门来报恩了!
林同志,快坐快坐!
家里窄吧,您别介意!”
她赶紧用袖子擦了擦椅子。
宋卫国脸上的警惕也消了大半,但还是有些拘谨和不好意思:“这……这怎么好意思……都是应该做的,还让你大老远跑一趟,带这么贵重的东西……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林凡顺势坐下,“家祖父遗愿,我必须完成。
能找到奶奶,看到您身体硬朗,我就放心了。”
来自王淑芬的惊喜+10,感激+5来自宋卫国的感激+3,不好意思+2声望值又开始小幅上涨。
“孩子,你……你一个人从国外回来的?
家里人都好吗?”
宋奶奶关切地问,给他倒了杯水。
林凡接过水杯,脸上露出一丝“黯然”:“家里……现在只剩我一个人了。
祖父前年病故,父母早年也……所以我才处理完海外的事务,决定回来完成祖父的心愿,也顺便……看看能不能在国内安定下来。”
他巧妙地解释了自己“孤身一人”和“归来定居”的原因。
这话立刻引起了宋奶奶极大的同情:“哎呦,可怜的孩子……一个人在外头……不容易啊!”
她看着林凡的眼神充满了慈爱,“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以后就把这当自己家!”
王淑芬也连忙附和:“就是就是!
林同志,你别见外!
以后常来!”
宋卫国也跟着点头。
这时,里屋又传来一阵压抑的咳嗽声。
林凡适时地露出关切的表情:“这是……”宋奶奶叹了口气:“是老头子,老毛病了,气管不好,一到换季就咳。”
王淑芬脸上的愁容又浮现出来:“吃了不少药了,也不见好利索。”
林凡心中一动。
他知道,进一步获取这家人好感和信任的机会来了。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我……在国外的时候,因为祖父身体也不好,接触过一些护理知识和偏方。
有一个润肺止咳的方子很简单,用梨子、冰糖和少许川贝母一起蒸熟吃,对缓解咳嗽很有好处。
要不……试试?”
他说的确实是有效的食疗法,而且川贝母冰糖炖雪梨在后世也很常见,但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还算是个新鲜方子。
“真的?
这方子管用?”
王淑芬立刻追问。
“应该有些效果,至少能润润肺,缓解一下。”
林凡语气诚恳,没有大包大揽,反而更让人信服。
来自宋桂兰的期待+5来自王淑芬的期待+8宋奶奶拍板:“试试!
反正都是吃的东西,没坏处!
淑芬,明天想法子去买个梨子和冰糖!
川贝母……药店里应该有卖。”
“哎!”
王淑芬应下,看林凡的眼神更加亲切了。
又聊了一会儿家常,林凡了解到宋卫国在机械厂工作,最近厂里效益不好,经常发不出工资;王淑芬在街道糊纸盒补贴家用;他们的女儿宋小雅正在读高中,成绩很好;宋爷爷身体不好,常年吃药……一家人的生活确实拮据。
眼看天色不早,林凡起身告辞。
宋奶奶一家极力挽留他吃饭,林凡以刚回来还要安顿为由婉拒了。
临走时,宋奶奶还一个劲嘱咐:“小林啊,一个人在外面不方便,以后常来家里吃饭!
千万别客气!”
王淑芬更是热情地把他送到门口。
走出筒子楼,林凡回头望了望那扇亮起昏黄灯光的窗户,心里暖暖的,又沉甸甸的。
第一步很顺利,宋家人接受了他。
但看到恩人一家生活如此困顿,他想要报答、想要改变他们命运的心情更加迫切。
声望系统面板上,因为这次的拜访,总声望己经达到了105点。
除了宋家人提供的,估计还有邻居看到陌生年轻人提着好东西进宋家产生的好奇和惊叹。
100多点声望,能做什么?
他盘算着。
兑换现金能换十块钱,但意义不大。
兑换粮票肉票?
暂时够用。
他看到商城里有一个新解锁的项:初级商业信息扫描(一次性):50声望。
可扫描附近一定范围内价值被低估的物品或短期商业机会。
这个似乎有点用。
正想着,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忙活一天,就吃了两个包子。
他决定去找个地方吃饭,体验一下这个时代的“下馆子”。
根据记忆和周建军介绍的方位,他找到了国营红旗饭店。
饭店门口人来人往,里面弥漫着诱人的饭菜香。
林凡走进去,里面摆着十几张西方桌,不少人在吃饭,声音嘈杂。
一个穿着白围裙的女服务员正靠在柜台边嗑瓜子,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林凡走到柜台前,看了看墙上挂着的木质菜牌和水牌,上面写着菜品和价格:红烧肉八角,素炒青菜一角五分,米饭西分二两(需要粮票)。
“同志,一份红烧肉,一份米饭。”
林凡说道。
女服务员这才慢悠悠地抬起头,瞥了他一眼,特别是注意到他穿着一身新换但依旧普通的蓝布工装,语气懒散:“粮票呢?”
林凡拿出周建军给的粮票递过去。
服务员收了钱票,撕下一张小票扔给他:“等着叫号。”
态度冷淡,甚至带着点不耐烦。
林凡微微皱眉,但没说什么,找了个空位坐下。
他能感受到周围食客投来的目光,以及系统偶尔跳出的观察+0.1的提示。
等了大概十几分钟,听到叫号,他才去窗口端来了自己的饭菜。
红烧肉色泽诱人,分量实在,米饭也蒸得喷香。
他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味道确实不错,是纯粹的、扎实的肉香。
正吃着,旁边一桌人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几个穿着打扮明显更“时髦”些的年轻人,其中一个兴奋地说:“……哥几个放心,这批电子表绝对抢手!
南边刚过来的货,不要票,十块钱一个!
拿到市面上去,转手就能卖十五甚至二十!”
“真的?
本钱够吗?”
“凑凑呗!
这机会错过了可就没了!”
倒卖电子表?
林凡心中一动。
这可是八十年代初最典型的暴利行业之一。
他立刻在心中默念:“系统,使用‘初级商业信息扫描’!”
叮!
扫描使用成功!
扫描到可操作商业机会:目标人物(张强)所述电子表倒卖信息真实,其拿货成本价为8元/只,潜在利润率高。
建议:可尝试接触或寻找更低成本货源。
扫描到被低估物品:斜对面桌客人手腕佩戴旧手表一块(品牌:OMEGA,型号:……),因污损严重被忽略,实际价值较高,清理修复后预估价值500元以上。
林凡眼睛微微一眯。
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