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最终还是到手了。
在苏青篱软硬兼施的威胁下,王二河黑着脸,从床底的暗格里掏出了一个沉甸甸的布包。
苏青篱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二十两银子一锭一锭地点清,然后拿出二两,扔给了王小草。
“这是你的二两,拿好。”
接着,她又数出三两,放在桌上。
“这三两,算是我替我丈夫,孝敬婆婆的汤药费,剩下的十五两,是我和孩子们的,谁也别想再动一根指头。”
“大嫂,没你这么分的,你是女的,要那么多银子干什么?
再说了,娘还没死呢,你就这么着急当家做主了,三两银子,你打发叫花子呢?
娘的身体得好好养着,少不了银子。”
“你娘就你大哥一个儿子?
你不是人啊,没有脑子总有手脚吧,老惦记你哥的,也不怕你哥晚上找你唠嗑。”
说完,她将十五两银子揣进怀里,看也不看那一家人死了爹娘般的脸色,带着两个一首躲在门口、满眼崇拜地看着她的孩子,回了自己那间破屋。
“娘,你好厉害!”
九岁的女儿王宁,小脸上满是激动。
十二岁的儿子王安虽然没说话,但紧握的拳头和亮晶晶的眼睛也表明了他的兴奋。
苏青篱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心中一暖。
她把银子小心地藏在墙壁的缝隙里,只留下了几百文铜钱当零用。
钱是有了,但坐吃山空不是办法。
当务之急,是把她脑子里的知识变现。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苏青篱就叫醒了两个孩子。
“安儿,宁儿,跟娘上山。”
她给孩子们的草鞋里垫上柔软的干草,又将家里仅剩的一点点糙米煮成稀粥,三人分着喝了。
锅底的锅巴,她细心地铲下来,用油纸包好,揣进怀里。
柳溪村背靠青龙山,山林茂密,苏青篱一进山,眼前就不断跳出各种蓝色信息框。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不值钱,路过。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太多了,不稀罕。
她带着孩子一路往深山走,普通的草药她看都懒得看。
要做就做独家生意,才能卖出高价。
“娘,我们到底在找什么呀?”
王宁走得气喘吁吁,好奇地问。
“找能换肉吃的好东西。”
苏青篱笑着说,目光飞快地在林间扫视。
突然,她的脚步停在了一片陡峭的石壁前。
石壁的缝隙里,长着几株不起眼的、茎干像枯枝一样的植物,上面还挂着几片黄绿色的叶子。
在旁人眼里,这就是一堆不能当柴烧的“垃圾”。
但在苏青篱眼中,却跳出了让她心跳加速的信息。
铁皮石斛(野生),上品,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乃“九大仙草”之首,千金难求。
当前年份炮制后市价:至少五十两一斤!
五十两!
一斤!
苏青篱的呼吸都屏住了。
这几株加起来,少说也有半斤!
她立刻指挥王安:“安儿,去找一根结实的藤条来,宁儿,你在下面看着。”
她将藤条一端系在山顶的树上,另一端绑在自己腰间,拿着一把小药锄,就这么悬在半空中,小心翼翼地将那几株石斛连根带石皮完整地挖了下来。
等她满头大汗地回到地面,王安和王宁都看呆了。
他们从没见过自己柔弱的母亲,还有这样勇敢果决的一面。
下山的路上,他们遇到一个背着书箱的少年。
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面容清俊,气质干净,正是村里唯一在镇上书院读书的秀才苗子——沈子迁。
沈子迁看到苏青篱背篓里那几株“枯枝”,又看到她和孩子们灰头土脸的样子,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不解。
他略一颔首,算是打了招呼,便错身而过。
苏青篱并未在意,她现在满心都是怀里这几株能换回一座金山的“仙草”。
到了溪口镇,她首奔最大的药铺“百草堂”。
“掌柜的,收药材吗?”
一个正在打盹的山羊胡老掌柜撩了下眼皮,懒洋洋地问:“什么药材?”
苏青篱将背篓放下,小心翼翼地取出石斛。
老掌柜一开始还一脸不屑,可当他看清那石斛的品相,特别是根部那独特的“龙头凤尾”时,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把夺过去,凑到眼前仔細端详。
“这……这是野生的铁皮石斛?!”
他声音都在颤抖,看向苏青篱的眼神瞬间变了,“姑娘,这……这仙草你是从哪儿得来的?”
“山里捡的‘垃圾’。”
苏青篱淡淡一笑,“掌柜的,开个价吧。”
老掌柜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搓着手,试探性地报了个价:“这品相,这年份……我给你二百铜板!
不,三百铜板!
一两银子,这些我全要了!”
一两?
苏青篱心中冷笑,当她不识货吗?
她伸出三根手指,平静地说道:“一口价,三百文一株。
这里总共六株,共计一千八百文,也就是一两八钱银子。
少一文,我扭头就走,拿到县城里,有的是人抢着要。”
她说的这个价格,其实远低于石斛的真实价值,但对于初次交易、急需用钱的她来说,己经足够了。
既能快速变现,又不会因为价格太高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觊觎。
老掌柜愣住了。
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农妇,居然对行情如此了解,还能把价格拿捏得这么准。
他看着苏青篱清澈而坚定的眼睛,知道今天遇到行家了。
“好!
成交!”
老掌柜一咬牙,爽快地答应了,“姑娘真是好眼力!
日后若还有这等好货,务必先送到我百草堂来!”
很快,一两八钱银子,也就是一块整锭的银子和八百文铜钱,交到了苏青篱手上。
揣着这笔堪称天价的“第一桶金”,苏青篱带着两个孩子走出了百草堂。
她回头看了一眼药铺的招牌,嘴角微微上扬。
这只是一个开始。
她要让这青龙山,变成她和孩子们的取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