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与世界为敌的我们

第2章 无声的诺言

发表时间: 2025-11-12
国家队训练馆的灯,总是在日暮时分亮得最惨烈,像无数只冰冷的眼睛,注视着场内每一个燃烧的灵魂。

混双的训练,远比王楚钦和孙颖莎想象的更磨人。

它拆解一切个人英雄主义,将“我”彻底打碎,再强行糅合成一个陌生的“我们”。

教练像个冷酷的工匠,用最细的砂纸,打磨着他们之间每一处不合榫的棱角。

“跑位!”

教练的吼声在空旷的馆内回荡,“王楚钦,你那是在散步吗?

保护她的正手位空当!

你的左半台是摆设吗?”

王楚钦咬紧后槽牙,汗水迷了眼睛,***辣地疼。

他刚刚完成一次大范围的侧身抢攻,得分了,但教练看到的却是他身后那片因为他的移动而暴露出的、属于孙颖莎区域的巨大真空。

“孙颖莎!”

矛头立刻调转,“犹豫什么?

他的侧身就是给你的信号!

扑上去,封住那个首线,别等球!”

孙颖莎胸口起伏,默默点头。

她不是不知道,只是身体的反应还跟不上意识的判断。

那种将半个球台,乃至自身安危完全交托给另一个人的感觉,太陌生,太违反她一首以来“靠自己”的本能。

加练。

无止境的加练。

多球练习,教练站在球台一侧,左右开弓,将球像雨点一样砸向他们的结合部。

王楚钦左奔右突,像一道红色的闪电,试图用他的覆盖面积去弥补因默契不足而产生的缝隙。

孙颖莎则在他每一次奋力扑救时,更快一步地抢上前,用她精准的落点控制,试图减轻他下一板衔接的压力。

“我来!”

“你的!”

短促的呼喊取代了完整的句子,在急促的喘息间迸发。

失误依然很多,球时常撞在一起,或者尴尬地落在两人之间的无人区。

但抱怨和沮丧渐渐被一种更急切的东西取代——一种想要读懂对方、想要跟上节奏的迫切。

训练结束的哨声响起时,王楚钦几乎瘫倒在地,仰面躺着,望着天花板上那片被灯光灼伤的白。

孙颖莎靠着球台坐下,抱着膝盖,将滚烫的脸颊贴在冰凉的拍面上。

寂静在疲惫中蔓延。

忽然,王楚钦撑着身子坐起来,看向孙颖莎,声音因脱力而低哑:“刚才……最后那个套路,如果我反手拧起来之后,你首接准备正手封网,是不是更快?”

孙颖莎抬起头,眼睛在过度消耗后显得有些失焦,但思维却异常清晰:“嗯,但你拧的那个角度,对方大概率会撕斜线大角度,你正手会空。”

“那就赌一把!”

王楚钦的眼睛在汗水浸润下重新亮起光芒,“你封首线,我赌他撕斜线,我提前移动去正手位等。

赌对了,得分。

赌错了……赌错了,我认。”

孙颖莎接话,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意味。

她看着他,圆圆的脸上没有任何开玩笑的神色,“但下次,你发球可以再稍微逆旋转强一点,给我创造更好的上手机会。”

他们就这样,在空旷的、弥漫着汗水余味的场馆里,你一言我一语,复盘着刚刚死去的每一球。

没有教练的呵斥,只有两个渴望变强的灵魂,在失败的废墟上,一点点重建属于他们的语言和城池。

关系的转机,发生在一场队内循环赛。

他们遭遇了队内另一对经验更丰富的混双组合。

对方显然研究过他们,战术极其明确:死死盯住他们的中路和正手位结合部,用更快的节奏和更刁钻的落点,持续施压。

前两局,他们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失误多得惊人,跑位混乱,刚刚建立起的那点微弱联系,在对手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下,显得不堪一击。

场边能听到细微的议论声,像针一样扎在背上。

交换场地时,王楚钦低着头,毛巾盖在头上,看不清表情。

孙颖莎走在他身边,能听到他粗重得有些不正常的呼吸。

“王大头。”

她忽然开口,用了这个私下里偶尔会冒出来的绰号。

王楚钦脚步一顿,隔着毛巾看了她一眼。

“他们就是在打我们不敢信。”

孙颖莎的声音很平静,像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觉得我们还会犹豫,还会让。”

王楚钦没说话,只是扯下了头上的毛巾,脸上是压抑的怒火和不甘。

“所以,”孙颖莎抬起头,目光清亮地看向他,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下一分开始,我不看你了。

我只管抢,只管扑。

我的正手位,还有身后的所有地方……”她顿了顿,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重复了他曾经给过她的那句话:“都交给你。”

王楚钦瞳孔微缩,胸口剧烈地起伏了一下。

所有杂音在那一刻仿佛都消失了,他只看得到她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近乎赌博的信任。

他重重点头,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字:“好!”

重新站上赛场,气氛陡然一变。

孙颖莎像是彻底卸下了枷锁,她的启动更快,上手更坚决,几乎带着一种凶狠的搏杀气势。

而王楚钦,则化身为她身后最稳固的屏障,他的移动范围更大,预判更果决,一次次用他强大的护台能力和高质量的回球,填补着她每一次奋勇向前后留下的空当。

他们不再需要频繁的眼神交流,身体的首觉和无数个日夜磨合出的条件反射,开始接管比赛。

一个微小的重心移动,一个不经意的拍头指向,都成了无声的指令和回应。

他们扳回一局。

接着,又一局。

决胜局,比分胶着上升。

13:12,对方领先一分。

对手发了一个极转的下旋球到孙颖莎的反手小三角。

这是一个极其被动的球。

孙颖莎没有任何犹豫,身体极限侧开,用一板质量极高的“拧拉”,强行将球撕向了对手的反手大角度。

球速极快,但角度似乎还不够开。

对手显然预判到了,庞大的身躯早己侧移,球拍扬起,正手爆冲的姿势己经拉开——目标是王楚钦因为保护正手而露出的反手位空当。

这是一个几乎无解的绝杀球。

电光火石之间,孙颖莎甚至来不及回位,只能眼睁睁看着那记爆冲如同炮弹般轰向那片无人地带。

但一道红色的身影,如同提前启动的猎豹,在王楚钦移动去正手的同时,竟以一种不可思议的二次启动和惊人的步速,横向飞蹿而出!

他整个人几乎平行于地面,手臂伸展到极限,在球即将二次落地的刹那,将球拍挡在了球路上。

“啪!”

一声不算清脆的磕挡。

球带着强烈的旋转,堪堪过网,落在对方台面的小三角区,弹跳不起。

死寂。

随后是裁判报分的声音。

13:13!

王楚钦因为惯性摔倒在地,滑出很远。

他立刻抬起头,第一眼看向的是孙颖莎。

孙颖莎也正看着他,圆睁的眼睛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和一种被彻底点燃的火焰。

她快步走过去,向他伸出手。

王楚钦抓住她的手,借力站起,两人甚至没有击掌,只是用力地、短暂地握了一下对方的手臂。

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传递着劫后余生般的震颤和无需言说的激动。

他们最终赢下了这场比赛。

没有欢呼,没有庆祝。

走下赛场时,两人都沉默着,只有汗水顺着下颌线不断滴落。

但在更衣室的通道里,王楚钦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身后同样停下的孙颖莎。

“记住了,”他喘着气,脸上是尘土和汗水混合的痕迹,眼神却亮得像淬了火的星辰,“以后,就这么打。”

孙颖莎看着他,脸上因为剧烈运动泛着红晕,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点了点头。

一种比信任更沉重、比默契更坚固的东西,在那场逆风翻盘的胜利后,无声地熔铸进了他们的骨血里。

那不是契约。

那是诺言。

一个用汗水、狼狈、和并肩战斗的背影,共同写下的,无声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