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希望制造厂

第3章 临时俱乐部

发表时间: 2025-11-12
“所以,你家隔壁的金毛最后真吃了你的口罩?”

阮祥捏着肚子,努力让自己的笑不声泪不流,“这抗菌吗?

金毛今年有抗体了?”

杜乐天一边翻找可疑的塑料桶,一边给大伙回敬了个眼神。

“我只知道,最后那只狗比我更像幸存者。

你看它连出去溜达都不慌。”

他试图将气氛扯回轻松,却压不下眉宇间的疲惫。

林婧怡靠在水泥墙边,视线不时扫过堆满杂物的写字楼楼道。

窗外天光冷寂,灰白的雾气掩住了远处的城市轮廓。

她取下皮筋,重新扎了马尾,声音低低的:“水,还是要找到水。

干笑虽然消耗卡路里,但解决不了渴。”

一阵寂静,只能听到高森在快捷健身词典里翻找“饮水机救急法”。

他把楼道消防栓旁的铁皮柜敲了敲,声音铛然。

“要么集思广益,要么我先兑点蛋白粉,配点信念喝。”

赵阿姨则端着一只不锈钢锅,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刨出来的。

锅里只有两颗干裂的土豆和一小撮紫菜边角。

她把锅往地上一放,两只手捏得通红,低声说:“材料不够,但咱总得吃口热的。

我能煮点汤,不至于让人光喝段子。”

杜乐天当即举手,语气的调侃里带点郑重:“阿姨,您临危做饭,这才叫真正的应急英雄。

我们的幸存者俱乐部,就从这两颗土豆和满锅希望开始吧?”

“幸存者俱乐部?”

林婧怡眨眨眼,有一点讽刺又有点认真,“名字挺合适,就是入会条件很奇葩:要渴,要饿,还要会讲冷笑话。”

阮祥不客气地抢答:“还得有器械达人,和一位不会只做可乐鸡翅的阿姨。

那我负责段子,谁负责会员卡?”

杜乐天一拍手。

“专属会员福利是:‘跟着我们,全程调侃不迷路,饮水问题勉强缓解。

’”此刻阳光被灰雾拦住,楼道昏黄。

赵阿姨抬头,沉静地看着大家:“别贫了,先凑合煮锅土豆汤。

剩下的紫菜放最后,万一找到水就再熬。

水。

楼上不是还有个破饮水机?

里面或许有残水。”

高森摩拳擦掌,标准健身区式的冲劲:“走,战队出发。

我带路,看我把这台饮水机搬下来!”

杜乐天用手肘撞了撞高森:“你是健身教练,不是拆迁队长。

职业转换有点生猛。”

一句玩笑,把紧张揉碎在空气里。

大家沉默了一秒,林婧怡率先起身:“饮水机制高点在十五层。

大家都别空手。

万一有人提前捡了水,咱们别打不过。”

阮祥故作神秘:“该不会是那只抗菌金毛吧?

我可不想跟狗抢水源。”

他们七手八脚拾掇家当,结成临时小队。

爬楼途中,铁楼梯叮当回响,像是破铜烂铁拼出的节奏。

每走一级,大家都习惯把幽默套在口罩里,好让呼吸不那么沉重。

十五层的饮水机比记忆中惨淡。

塑料壳沾满灰尘,胆瓶歪着,像摔倒在末日里的瘦小怪兽。

高森两手一抱,轻松拎起。

但桶底只有小半瓶。

杜乐天掂量着剩下的水,皱眉:“这一桶,就算专业健身教练加速吸水,撑死顶多三碗。”

赵阿姨点着头,把锅底舀出来的水倒进桶里搅了搅,谨慎地过滤。

“大家别嫌弃,纷争杂质也都稀释了呢。”

林婧怡开始动手拆下饮水机的滤芯,认真分析结构。

“滤芯还能用,如果做个简易过滤。

不说安全饮用,但起码能比生水好点。”

阮祥插科打诨:“咱们今天是DIY幸存者大会,工具组和吃货组同步开车。”

高森满脸憨笑:“这点水都光喝鸡汤味儿啊,阿姨的紫菜加不加香水送一送?”

赵阿姨熟手地用锅盖敲了一下高森。

“瞎闹,等喝上热汤,你就知道幸运了。”

大家将岗位分工调整。

林婧怡负责过滤装置,高森和杜乐天卸下更多楼道铁皮板,赵阿姨专注于土豆与紫菜,阮祥负责段子,用他的嘴把焦虑捅出窟窿来。

“如果末日后还能吃饱喝足,那一定不是因为水多,而是朋友多。”

杜乐天把这句临场冷笑话塞进大家心里,气氛又涂上一层明亮的涂料。

一番忙碌后,紫菜土豆汤终于将在灰霾中冒出第一缕热气。

大家围成一圈,不用仪式。

只用粗瓷杯分着每一口珍贵热汤,分享着笑话和片刻的安慰。

“临时俱乐部,正式营业。”

杜乐天举杯。

赵阿姨递去一勺,眼底有秘密,也有暖意。

高森抢先吸了一口,表情从健身狂人变成吃货少年。

“真香!”

林婧怡小口抿着,低声:“科学说,食物不仅是能量,更是人心的绊脚石。

我们没被灾难吞掉。

至少现在还在这里。”

阮祥把最后一勺汤举过头顶:“干杯,为能笑出声的日子,为活着的人。”

外头的废墟和无人区依旧危险,但楼道里的汤香和欢笑,很像久违的城市烟火。

吃完汤,大家安静了会儿,林婧怡突然低声:“饮水机下还掉出块小过滤棉。

也许我们能用它找更多水源,实在不行还能做简易口罩。”

杜乐天拍拍她肩膀:“科学家己上线,段子手己满血,阿姨掌勺有信仰。

咱们俱乐部终于有点样子啦。”

高森笑着将锅端到窗台外,让风帮忙冷却。

他望着远方残破的楼群,语气里多了点明朗:“以后啥都能解决,关键人心不倒。”

此刻大家互看一眼,彼此的神情多了些没说出口的信任。

这间写字楼虽残破,却被眼前这锅热汤、几句笑话和可爱的争吵填满了生活的最后一丝余温。

他们并肩坐下,若干只空杯并了一排,像是废墟间重修的希望标志。

窗外风声呜咽,楼内笑意未散。

幸存者俱乐部的第一夜,就这样在热汤和段子里悄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