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灵途之上

第二章 堡中雄鹰

发表时间: 2025-11-11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石涧堡的校场上便己响起了呼喝声与兵器碰撞的铿锵之音。

数百名军户子弟,年龄从十二三到二十岁不等,分成数个队列,在进行每日必需的操演。

有的在军官带领下练习阵型进退,有的则在空地上两两捉对,演练基础的刀盾、枪矛技巧。

林辰也在其中,手持一柄未开刃的制式长刀,与一名身材比他壮硕一圈的少年对战。

“哈!”

壮硕少年低吼一声,一个势大力沉的劈砍迎面而来,带起一阵恶风。

他叫孙大虎,人如其名,性格憨首,力气在同年人中是拔尖的。

林辰没有硬接,脚步一错,身体如同柳絮般向侧后方滑开半步,同时手中长刀顺势一引,搭在孙大虎的刀背上,轻轻一拨。

孙大虎这势在必得的一刀顿时劈空,重心微微前倾。

“嘿!

林辰你小子就会取巧!”

孙大虎稳住身形,不满地嘟囔着,再次揉身扑上。

他的招式大开大合,力量十足,但变化较少。

林辰则依旧以闪避、格挡和巧劲化解为主。

他的绝对力量不如孙大虎,但在灵气温养下,他的动态视觉、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都比看上去要强上不少。

这种差距并不巨大,不足以让他轻易击败孙大虎,却足以让他在这场对练中游刃有余,保存体力。

这就是他目前利用灵气带来的唯一实战优势——更高效的身体运用和更持久的耐力。

“停!”

负责操演的队正,一名脸上带着刀疤的中年汉子王逵,沉声喝道。

两人立刻收刀后退,微微喘息。

王逵走到林辰面前,锐利的目光在他身上扫过:“林辰,你的身法越来越滑溜了,看来平日没少下功夫。

不过,沙场搏命,光靠躲可不行!

关键时刻,要有以命换命的胆气!”

“是,队正!

谨遵教诲!”

林辰恭敬应道。

他明白王逵的意思,在真正的战场上,尤其是军阵之中,个人的闪转腾挪空间有限,很多时候需要硬碰硬的血勇。

王逵又看向孙大虎:“大虎,力气要使在刀刃上!

一味蛮干,遇到高手,死得最快!”

孙大虎挠了挠头,瓮声瓮气地应道:“是,队正!”

王逵点点头,目光扫过全场少年郎,声音提高了几分:“兔崽子们都听好了!

你们是军户,生来就是吃这碗饭的!

北有黑水狼骑窥伺,西有风啸马贼扰边,这世道不太平!

不想哪天脑袋被敌人砍了当球踢,就给我往死里练!

练好了本事,搏个军功,封爵受田,光耀门楣!

练不好,就是边境线上的一堆枯骨,连累爹娘妻儿!”

一番话,说得少年们神色凛然,操练得更加卖力。

这就是边塞军镇的日常,生存与荣耀,都与手中的兵刃和身上的武艺紧密相连。

操演结束,众人解散,三三两两地坐在校场边休息、闲聊。

孙大虎凑到林辰身边,一***坐下,拿起水囊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用袖子抹了把嘴,叹道:“辰哥,还是你舒服,力气省着用,哪像我,每次练完都跟散了架似的。”

林辰笑了笑,递过去一块粗布汗巾:“多用脑子,比光用力气强。”

“我爹也这么说,可我这脑子,它不听使唤啊。”

孙大虎憨憨一笑,随即压低声音,“哎,你听说了吗?

堡里好像要来个大人物视察。”

“大人物?”

林辰擦拭着额角的细汗,心中微动。

石涧堡地处偏僻,除了例行巡查,很少会有高级将领前来。

“嗯,好像是郡城来的什么参军,说是要检查边防武备。”

旁边另一个瘦削精干的少年插话道,他叫李远,父亲是堡中的文书小吏,消息向来灵通,“我爹说,最近边境不太平,黑水国那边的小股骑兵越境的次数多了不少,上面怕是有些担心。”

林辰若有所思。

各国摩擦加剧,大战或许一时不会爆发,但小规模的冲突恐怕难以避免。

这对于底层军户而言,意味着更多的危险,也意味着……可能的机会。

“管他什么大人物,咱们练好本事就行。”

林辰将话题引开,看向李远,“远子,你爹消息广,听说过赎回俘虏的门路吗?”

李远闻言,脸色正经了些,看了看西周,声音压得更低:“辰哥,你还想着林叔的事啊?

这事……难。

首先得确定人还在,而且落在谁手里。

黑水国那边规矩乱得很,有官府的俘虏营,也有被贵族私兵抓去当奴隶的。

想赎人,得有门路找到正主,还得有足够的钱财或者对方感兴趣的物资。

咱们堡里,前年老王头家想赎回他儿子,倾家荡产凑了笔钱托人送去,结果钱没了,人也没消息,据说是被中间人黑了。”

孙大虎愤愤道:“那些黑心的王八蛋!”

林辰沉默着。

他知道很难,但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军功,地位,钱财,人脉……他需要积累的东西太多了。

休息过后,下午是文化课。

军户子弟并非全是文盲,基础的识字、算术以及王朝律法、地理志略等都是需要学习的,尤其是像林辰这样,家中曾有长辈担任过军中小吏的,更是被寄予了识文断字的期望。

授课的是堡中一位年老退役的参谋,姓周,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他今日讲解的是大炎王朝周边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战略资源。

“……黑水国,地处北方苦寒之地,民风彪悍,盛产良马、铁矿,但其粮食产量一首不足,故常年有南下劫掠之心。

风啸国,位于西陲高原,多山地,其国中出一种名为‘风铜’的金属,韧性极佳,适于制作强弓硬弩,但其国内各部族林立,王权并不稳固……”周老先生的声音不疾不徐,将各国的优劣娓娓道来。

林辰听得格外认真。

这些知识,是书本上看不到的,是多年军旅生涯积累的经验和见识。

他注意到,周老先生在讲述时,偶尔会咳嗽几声,脸色也有些不太健康的潮红。

散学后,林辰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等到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上前行礼道:“周先生。”

“哦,是林辰啊,有事?”

周老先生收拾着书卷,温和地问道。

他对这个沉静好学的少年印象不错。

“学生见先生近日气色不佳,咳嗽不止,可是染了风寒?

学生家中还有一些前些日子采来的止咳草药,若先生不嫌弃……”林辰说道。

他认得几种这个世界的常见草药,是跟堡里一位老军医学的,偶尔会采摘一些备用。

周老先生有些意外,随即笑了笑,摆摆手:“老毛病了,不妨事。

人老了,身体不如你们年轻人。

你这孩子有心了。”

这个世界的普通人平均寿命能达到八十岁,但衰老和疾病依旧不可避免,除非是那些将武道修炼到高深境界的强者,才能几乎百病不生。

林辰没有坚持,他知道这位老先生性子有些执拗。

行礼告退,心中却记下了这件事。

或许,那位新来的年轻医官,能帮上忙。

走出学舍,夕阳的余晖再次洒满石涧堡。

堡内的建筑大多低矮敦实,用的都是附近开采的巨大石块,充满了实用至上的边塞风格。

街道上,有收工归来的农人驱赶着比前世黄牛大上一圈的犍牛,也有结束巡逻任务、甲胄在身的军士匆匆走过。

一切都显得平凡而有序。

但林辰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外部的威胁,内部的压力,个人的困境,都如同这空气中无所不在的灵气一般,虽然看不见,却真实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他抬头,望向堡墙之外,那片广袤而未知的荒野。

路,要一步一步走。

首先,得在即将可能到来的风波中,先活下去,然后……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