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晨光穿透云层,洒在太和殿前的丹陛之上,鎏金瓦当映出粼粼微光。
宫道尽头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伴着太监特有的清亮唱喏,打破了晨间的静谧——“还珠格格、荣亲王驾到——紫薇格格、驸马爷驾到——萧公子、晴格格驾到——”小路子身着簇新的红布宫装,弓着身子一路小跑到殿门左侧,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见众人走近,忙深深躬身:“奴才小路子,恭迎还珠格格、荣亲王殿下,紫薇格格、驸马爷,萧公子、晴格格!
皇上己在太和殿内等候,特命奴才在此相迎。”
永琪一身亲王蟒袍,身姿挺拔如松,左手自然牵着小燕子的手。
小燕子依旧是当年那般明媚模样,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温婉,鬓边斜插一支赤金点翠步摇,随着步履轻轻晃动。
她身旁跟着一对豆蔻年华的儿女,女儿永玥梳着双丫髻,穿一身粉白绫袄,眉眼酷似小燕子,却多了几分沉静;儿子永曜身着宝蓝色箭袖,腰间系着小小的玉佩,抬头挺胸,颇有永琪当年的英气,一双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巍峨宫殿,却不忘紧紧跟着妹妹的衣角。
“小路子,许久不见,你倒是越发精神了!”
小燕子爽朗的声音响起,伸手拍了拍小路子的肩膀,“快些前头带路,别让皇阿玛等急了,孩子们还盼着见皇阿玛呢!”
永琪无奈又宠溺地看了她一眼,转头对小路子温和颔首:“有劳路公公了。”
紫薇挽着尔康的手臂,缓步而来。
她依旧清雅温婉,一身淡紫色旗装衬得肌肤胜雪,发间仅插一支珍珠簪,简约却不失华贵。
尔康身着驸马朝服,身姿英武,目光始终落在紫薇身上,满是珍视。
他们身旁的少年尔瞻,眉目间集了父母的俊朗与温婉,身着青色儒衫,手持一柄折扇,虽年少却己显露出几分书卷气,举止端庄有礼,见了小路子便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
“辛苦路公公了。”
紫薇轻声开口,声音如清泉般悦耳。
尔康亦颔首致意,沉声道:“有劳引路。”
最后走来的是萧剑与晴儿。
萧剑依旧一袭青衫,腰间佩剑,气质洒脱不羁,眼角的细纹添了几分沉稳,身旁的晴儿一袭湖蓝色宫装,温婉娴静,眉眼间满是幸福。
他们的一双儿女紧随其后,儿子小太阳与萧剑如出一辙,身着墨色短打,眼神灵动,走起路来脚步轻快,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女儿萧云舒穿一身月白色衣裙,梳着垂鬟分肖髻,手中捧着一方绣帕,眉眼间承袭了晴儿的温婉,却也带着几分萧剑的洒脱,见了宫殿的庄严肃穆,好奇之余亦不失礼数。
“有劳路公公。”
萧剑微微颔首,声音沉稳有力。
晴儿则对着小路子浅浅一笑,颔首示意,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小路子连忙应着,转身在前引路,一边走一边笑道:“格格们、五阿哥、驸马爷、萧公子快请,皇上今儿个一早便念叨着各位,还有几位小主子,陛下更是盼了许久呢!”
一行人沿着汉白玉台阶拾级而上,孩子们的脚步声轻快,偶尔传来永玥轻声叮嘱弟弟别乱跑的声音,或是小太阳好奇询问宫殿典故的低语,为庄严肃穆的皇宫添了几分鲜活气息。
永琪与小燕子并肩而行,不时低头叮嘱儿女注意礼仪;紫薇与尔康轻声说着话,目光偶尔落在尔瞻身上,满是期许;他懂礼仪,知道尔瞻很想外公,萧剑与晴儿并肩走在最后,看着孩子们的身影,相视一笑,眼底满是岁月静好。
太和殿的殿门缓缓敞开,里面传来太监的唱喏声。
小路子侧身躬身,恭敬地请众人入内:“格格们、五阿哥、驸马爷、萧公子,请进。”
众人整理了衣衫,带着各自的儿女,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这座见证了无数过往的金銮殿,迎向那位始终牵挂着他们的帝王,也迎向这满室的天伦之乐。
金銮殿内香烟袅袅,鎏金梁柱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龙椅上的帝王虽添了几分鬓霜,目光却依旧炯炯有神,见众人鱼贯而入,原本威严的眉眼瞬间漾开暖意。
“皇阿玛!”
小燕子挣脱永琪的手,带着一双儿女快步上前,声音依旧清脆如铃,“您看,玥儿和曜儿都来看您了!”
永玥和永曜齐齐停下脚步,学着母亲的模样躬身行礼,奶声奶气却字字清晰:“孙儿(孙女)参见皇阿玛(皇祖父),愿皇阿玛圣体安康,福寿绵长!”
帝王闻言朗声大笑,抬手示意:“快起来,让皇祖父瞧瞧我的好孙孙。”
他目光落在永玥粉雕玉琢的脸上,又转向身姿挺拔的永曜,眼中满是疼爱,“曜儿这模样,活脱脱是当年的永琪!
玥儿却比你额娘多了几分文静,好,都好。”
紫薇与尔康带着尔瞻上前,行过君臣之礼,紫薇柔声道:“皇阿玛,许久未见,您一切安好?”
尔瞻亦躬身道:“外孙参见外公,愿外公万事顺遂。”
“安好,安好。”
帝王看着紫薇,眼中满是欣慰,“紫薇你这次去探亲瘦了,尔瞻也长这么大了,瞧这模样,既有尔康的英气,又有你的温婉,将来定是栋梁之才。”
尔康忙拱手谢恩,目光与紫薇相接,满是默契。
萧剑与晴儿携着小太阳和萧云舒上前,萧剑虽不拘小节,此刻亦躬身行礼:“草民萧剑,携妻儿参见皇上,谢皇上挂念。”
晴儿与一双儿女紧随其后,盈盈下拜:“晴儿,携孩儿参见皇上,愿皇上龙体康健。”
小太阳性子活泼,却也记得母亲的叮嘱,规规矩矩行礼后,忍不住抬头望向帝王,眼神中满是好奇。
萧云舒则温婉地站在一旁,手中绣帕轻轻垂着,眉眼间尽是乖巧。
帝王看着萧剑,眼中闪过几分感慨:“萧剑,这些年在宫外安好?
云舒这孩子,和晴儿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温婉可人。
小太阳这名字好,瞧着便有你当年的洒脱劲儿。”
他顿了顿,又道,“朕知道你们自在惯了,但宫里永远有你们的位置,常回来看看。”
晴儿眼中泛起温润的水光,轻声应道:“谢皇上体恤,晴儿与萧剑记在心里。”
孩子们渐渐褪去初见时的拘谨,永曜拉着小太阳的手,悄悄询问龙椅上的雕刻为何物;永玥则被萧云舒手中的绣帕吸引,两人凑在一起低声说着话;尔瞻则陪在帝王身边,耐心听着帝王讲述当年的朝堂趣事,偶尔点头回应,条理清晰。
小燕子缠着帝王,叽叽喳喳地说着宫外的新鲜事,从田间的稻浪说到山林的野趣,帝王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插问几句,殿内满是欢声笑语。
永琪站在一旁,含笑看着妻子与父亲互动,偶尔替小燕子补充几句,眼神温柔;尔康与紫薇并肩而立,看着尔瞻与帝王相谈甚欢,眼中满是欣慰;萧剑与晴儿则找了个角落,看着孩子们嬉戏,晴儿轻声道:“这样的日子,真好。”
萧剑握住她的手,眼底满是宠溺:“嗯,有你,有孩子,有他们,便是最好的日子。”
太监们适时奉上香茗与点心,殿内氤氲着茶香与糕点的甜香,帝王看着眼前的儿孙满堂,看着这些曾陪伴他走过许多岁月的亲人,心中满是安宁。
他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朗声道:“今日难得齐聚,便在宫里用膳,让御膳房做些你们爱吃的菜,咱们一家人,好好叙叙旧。”
“谢皇阿玛!”
“谢皇上!”
众人齐声应和,声音里满是喜悦。
晨光透过殿窗,将众人的身影拉得悠长,金銮殿内的欢声笑语,伴着檀香袅袅,回荡在紫禁城的上空。
这满室的天伦之乐,如同最温润的时光,抚平了过往的风雨,也照亮了往后的岁月,让这座威严的皇宫,多了几分人间最珍贵的温暖与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