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茶馆里的客人渐渐多了起来。
一位穿着考究、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点了一壶“恩施玉露”,慢品细酌。
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店内陈设,目光最终落在博古架角落一件不起眼的仿战国谷纹玉璜上。
黄歇正为另一桌客人讲解一款普洱的年份,芈月便走了过去,为那位中年客人续水。
“老板这玉璜,形制古朴,刀工流畅,虽是仿品,却也难得地抓住了战国玉器的神韵。”
客人微笑着开口,声音温和。
“先生好眼力。”
芈月颔首,态度不卑不亢。
“不过,”客人话锋一转,指尖轻轻敲着桌面,“据我所知,这类双龙首谷纹璜,在楚地贵族墓中出土时,多置于墓主颈下,而非如常见说法置于腰间。
其意非单纯的装饰,更暗含‘璜以敛魂’,引导亡者通往黄泉彼岸的古老巫觋思想。
不知老板可曾听闻?”
芈月执壶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壶嘴倾泻出的水线有瞬间的摇曳。
这个说法,极其冷僻,绝非一般爱好者所能知。
她抬眼,对上那双含笑的眸子,那笑意背后,似乎藏着更深的东西。
“先生博闻强识,令人佩服。”
她不动声色地收回茶壶,语气依旧平静,“民间传说,杂糅百家,各有道理。
我们开茶馆的,也只是附庸风雅,不敢深究。”
客人笑了笑,不再追问,转而品茶,仿佛刚才只是随口一提。
然而,芈月回到茶台后,心绪却难以平息。
她下意识地抬手,轻抚左腕,那里肌肤光洁,什么都没有,但前世,那里曾戴着一枚义渠王赠予的、蕴含着草原秘术的狼牙手串。
那客人的话,像一颗投入古井的石子,在她心底漾开了圈圈涟漪。
夜色渐深,送走最后一位客人,茶馆打烊。
芈月坐在窗前,对着窗外那轮清冷的明月,手下无意识地拨弄着一张七弦古琴的琴弦。
琴音淙淙,不成曲调,带着几分烦躁。
黄歇走了过来,将一件薄外套披在她肩上,手自然地搭上她的肩头。
“还在想白天那位客人的话?”
“嗯。”
芈月没有否认,琴音停下,“子歇,你不觉得……我们得到的这份平静,太过……完美了吗?
完美得,像是被人精心安排好的。”
黄歇沉默了片刻,揽着她的手臂微微收紧。
“月儿,我们己经离开了。
无论是咸阳,还是青城的慕家,都过去了。”
就在这时——“铮!”
一声尖锐刺耳的裂音骤然响起!
芈月手下,那根最纤细的琴弦,毫无征兆地绷断了!
断弦回弹,在她指尖留下一道浅浅的红痕。
与此同时,黄歇刚刚端起、尚未入口的那杯安神茶,澄净的茶汤表面,竟无风自动,凭空漾开了一圈剧烈的涟漪。
两人同时色变。
茶馆内一片死寂,只有断弦的余音,还在空气中微微震颤。
一种无形的、令人心悸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芈月。
她猛地按住心口,那里毫无缘由地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仿佛被一支来自遥远时空的、无形的利箭,再次贯穿。
窗外,遥远的西北方向,一颗赤红色的亮星,在夜幕中异常耀眼地闪烁了一下,光芒凶厉,宛如狼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