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文轩书院!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蓝图浪潮

第2章 父子情?

发表时间: 2025-11-03
林琛瞥见号码,脸上好不容易浮现的狂喜瞬间收敛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神情。

他深吸一口气,接通了电话。

“爸。”

“小琛啊,”电话那头传来父亲熟悉的声音,背景里隐约能听到牛羊“哞哞哞”和“咩咩咩”的叫声,“你那边……还好吧?

钱还够用吗?

我让你阿姨给你打点过去。”

父亲口中的“阿姨”,是他在纽翠兰国新婚不久的妻子,两人在当地的牧场定居,过着与世无争的放牧生活。

“不用。”

林琛斩钉截铁地拒绝,声音不高,却毫无转圜的余地,“我很好,钱够用。”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父亲的声音带着无奈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我都知道了……‘龙亚心’倒闭了,新闻上都报了。

你……你这孩子,到底还在犟什么?”

“我犟什么?

您还不清楚吗?”

林琛差点要用吼的。

“小琛啊,我跟你说……你一个人在国内,住那种地方,搞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幸福度啊,唉!

来纽翠兰吧,这里天大地大,至少吃得健康,睡得安稳。”

父亲的话语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林琛过去的不堪与挣扎。

“我的幸福度不是我自己可以做主的吗?

您之前和我约法三章,不提某些事情,希望您不要破例!”

如果是昨天接到这个电话,他或许会崩溃,会自我怀疑。

但此刻,就在几秒钟前,他刚刚完成了那个新手任务——虽然是新手任务,但却好像立了个纪念碑。

他的眼睛里,系统界面散发着微光;他的脑海里,描绘着65纳米工艺的未来。

一股前所未有的底气,从他心底最深处升腾而起。

“你看看,你又跟我犟!

你非要过这样的生活,我也不阻拦你!”

“爸,”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让电话那头都为之一顿的力量,“这不是犟。

这是原则,我活了二十多年的原则。”

“原则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

你这种理想主义,真不知道遗传的谁!”

“我……”林琛握着手机,目光扫过屏幕上那行“仿真通过”的绿色字样,扫过墙角堆积的方便面盒,最后定格在窗外海城浑浊而炽热的夜空上。

他的嘴角微微牵动,笑不出来,反倒是一种沉淀了过去的坚定。

“我不需要任何人给我打钱。”

“我又不怕穷。”

“我宁愿穷死,也不要你的钱。”

说完他就立刻按掉通话键,顺手甩掉了手机,只有纽翠兰国牧场空旷的风声呜呜地响着。

林琛望着窗外的月亮,仿佛是在对父亲宣告,又像是在对自己重申:“别人给的,终究是别人的。

从您离开妈妈的那天起,从‘龙亚心’倒闭那天起,我就明白了,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房间里重新恢复了寂静,父亲的话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散去,留下的却是唯一的选择。

他的目光回到电脑屏幕,那行奖励发放中……的文字仿佛自带温度。

咕咚……咕咚……咕咚……咕咚……咕咚……咕咚……林琛感到一股深奥的、结构化的信息流涌入脑海,不再是之前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而是清晰具体的知识。

那些关于65纳米工艺的器件特性、设计规则、标准单元和性能参数……比他过去在“龙亚心”接触到的内部资料还要详尽。

他迫不及待地“浏览”着脑海中的知识库,就像一个饥渴的旅人终于找到了绿洲。

更绝的是,知识库里揭示了每一条设计规则背后的物理原理与失效边界,甚至包含了在专业期刊上才能看到的前沿方法论。

狂喜之后,是极度的冷静。

他知道,系统给了他工具,但路,还是要他自己去走。

奇妙的是,在吸收了65纳米的原理和方法论之后,90纳米的设计理念就更清晰了。

林琛稍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第一时间将这份凝聚了系统指引和自我心血的设计代码提交给了最权威的开源平台——“芯火”社区。

他在社区里的ID叫dearnobody,提交的时候他在说明里简单写道:“一份来自国产芯片爱好者的礼物,愿能点燃‘芯芯之火’。”

他只想为这个沉寂的领域贡献一点微光,没想过要得到什么。

然而,他低估了这“星星之火”可能引发的风暴。

一开始,他的代码和文件只是在“芯火”社区内部引起了小范围的讨论。

有人测试了他的代码,发现语言精妙,效率极高,完全不像业余爱好者的手笔。

后来便成了连串的质疑:因为讨论而招来的几个专家,发现其中的异步电路设计思路,隐隐触及了当前一些保密技术的边缘。

很快,这份代码不知被谁转载到了国外的专业论坛和商业峰会上。

暴风雨来了。

先是知名半导体论坛上出现了一篇措辞严厉的匿名帖子,指责这个设计是“***裸的技术剽窃”,其核心架构抄袭了芯片巨头‘艾嘉朗’尚未公开的超低功耗技术,并暗示背后有强大势力的支持。

紧接着,科技圈的几个大V,仿佛约好了一般,开始下场带节奏。

“行业内幕深扒:所谓的‘国产90纳米新芯片’,终究是丑陋的拿来主义!”

“警惕骗局重演!

浅析‘芯火’匿名芯片设计中的99个疑点。”

“dearnobody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抄袭小偷?

揭开匿名大神真面目!”

舆论迅速发酵,一顶顶大帽子隔着网络飞过来。

很多人根本不去核实细节,只是盲目跟风,享受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别人的***。

他的邮箱开始收到辱骂信件,甚至他在“芯火”社区早年留下的一个不常用的ID也被扒了出来。

“原来dearnobody之前的ID叫‘星子’,贡献度排名在10000开外!”

“啧啧!

世道不行啊,靠偷也能登堂入室了!”

他发帖澄清,说明设计思路源自于自己的架构实践和对公开论文的反思,但很快被更多的谩骂淹没。

林琛看着那些恶毒的言语,拳头紧握,指甲深陷入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