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书院 > 穿越重生 > 寿宴那天,所有人都等着看我这个丫鬟出身的媳妇出丑
穿越重生连载
余筱莫的《寿宴那所有人都等着看我这个丫鬟出身的媳妇出丑》小说内容丰在这里提供精彩章节节选:由知名作家“余筱莫”创《寿宴那所有人都等着看我这个丫鬟出身的媳妇出丑》的主要角色为郭灵儿,寿宴,郭属于宫斗宅斗,大女主,家庭,爽文,逆袭小情节紧张刺本站无广告干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1839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9 20:19:48。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寿宴那所有人都等着看我这个丫鬟出身的媳妇出丑
主角:寿宴,郭灵儿 更新:2025-10-29 23:25:3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叫柳楚兰,郭府的二少奶奶。听着风光,其实就是个冲喜丫鬟提上来的。婆婆王氏,
最重脸面,天天拿我出身说事。小姑子郭灵儿,被惯坏的草包,总想踩我一脚显她高贵。
她们都觉得我笨,好拿捏,是个任人搓圆搓扁的泥人。她们不知道,这郭府的角角落落,
谁的私房钱藏在哪块砖下,谁有见不得人的癖好,谁欠了外面赌坊的债,我比谁都清楚。
老爷子大寿,婆婆把操办寿宴这烫手山芋扔给我,只给二十两银子,
想让我在全城宾客面前丢尽郭家的脸。可她忘了。这郭府,我当了八年丫鬟。这盘棋,
该怎么下,我说了算。1.灶房里的下马威灶房里的热气,熏得人脸上发粘。
我正低头看着今日的菜单,小姑子郭灵儿就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柳楚兰!
”她声音尖得像要划破人的耳膜。我没抬头,慢悠悠把菜单上的一道“蜜汁火方”划掉。
太油,老爷子这几日牙口不好。“你聋了?本小姐叫你呢!”她一巴掌拍在案板上,
震得旁边的面粉都飞了起来。我这才抬起眼,看着她。她穿着一身新裁的鹅黄绸裙,
头上戴着赤金点翠的簪子,是我嫁妆里顶好的一支。是我婆婆,王氏,
前几日“借”去给她戴的。“小姑子有何吩咐?”我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吩咐?
我那支西域进贡的雪花膏呢?是不是你偷了!”她双手叉腰,下巴抬得老高。
灶房里帮厨的婆子丫鬟们,都停了手里的活,伸长脖子看热闹。我嫁进郭家三个月,
这种戏码,隔三差五就要上演一回。起因通常是一块点心,一匹布料,
或者一支找不见的珠花。结果都一样,是我这个“丫鬟出身的二少奶奶”手脚不干净。
“小姑子丢了东西,该去报官,或者问问母亲,来我这灶房里嚷,是何道理?”我拿起布巾,
擦了擦案板上的面粉印子。“你!你还敢顶嘴!”郭灵儿气得脸都红了,“除了你还有谁!
你当丫鬟的时候就手脚不干净,现在当了少奶奶,这贼性还是改不了!”这话就诛心了。
要是以前,我或许会辩解几句。但今天,我不想了。我看着她,轻轻笑了一下。“雪花膏啊。
”我慢条斯理地说,“可是那个装在白玉小圆盒里,打开来有股子淡淡茉莉香的?
”郭灵儿一愣,下意识点头:“对!就是那个!”“哦。”我点点头,
转向旁边一个负责采买的张婆子。“张妈妈,我记得前儿个,你跟我回话说,
城南胭脂铺的李掌柜,拿了个一模一样的白玉盒子,问咱们府上收不收?
”张婆子也是个机灵人,眼珠子一转,立刻就明白了。她一拍大腿,“哎哟!可不是嘛!
二少奶奶好记性!那李掌柜还说,是一个姑娘家当掉的,说是手头紧,五两银子就卖。
老奴瞧着那盒子跟小姐房里的一样,就没敢收。”郭灵儿的脸,一下子从红变成了白。
府里谁不知道,她上个月在宝华楼跟人斗气,买了一整套头面,花光了月钱,还欠了账。
这事儿,王氏给她压下去了,不许外传。可这府里,哪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我这双,
看过太多阴私事的眼睛。“胡说!你们胡说八道!”郭灵儿急了,声音都发着颤。我没理她,
继续对张婆子说:“张妈妈,你现在就去一趟城南胭脂铺,就说咱们府上要办寿宴,
缺个像样的盒子装点心。要是李掌柜那盒子还在,就拿回来。”我顿了顿,
视线扫过郭灵儿发白的脸。“公中的账上,出五两银子。”“是,二少奶奶。
”张婆子应了一声,麻利地解下围裙就往外走。郭灵儿站在原地,嘴唇哆嗦着,
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灶房里安静得能听见柴火燃烧的噼啪声。那些看热闹的下人,
一个个都低下了头,肩膀却在微微耸动。我重新拿起笔,在菜单上添了一道“清蒸鲈鱼”。
火候要足,刺要剔净。老爷子喜欢。2.二十两银子的寿宴我拿着菜单去找婆婆王氏的时候,
郭灵儿正趴在她膝上哭哭啼啼。王氏板着一张脸,眼角的皱纹拧成了几道深刻的沟壑。
见我进来,她冷哼了一声。“你还有脸上我这儿来?”我把菜单递过去,没接她的话茬,
“母亲,这是老爷子寿宴的菜单,您过目。”王氏看都没看,一把将菜单拂到地上。
“柳楚兰,你长本事了啊!如今敢联合下人,编排起你小姑子来了!”“媳妇不敢。
”我弯腰,把菜单捡起来,拍了拍上面的灰。“不敢?我看你敢得很!
你别忘了你是什么身份!不过是个爬上枝头的野鸡,真当自己是凤凰了?
”她的话像淬了毒的针,一根根往人心上扎。我心里没什么波澜。当丫鬟那八年,
比这更难听的话,我听得多了。“母亲教训的是。”我垂着眼,“只是老爷子的寿宴要紧。
这菜单,还请母亲示下。”王氏被我这不软不硬的态度噎了一下,脸色更难看了。
她盯着我看了半晌,忽然冷笑一声。“好,你要办,那就让你办。”她从旁边的小几上,
拿起一个钱袋,扔在我脚下。钱袋落在地上,发出几声沉闷的响声。“这里是二十两银子。
”王氏靠在软垫上,慢悠悠地端起茶杯,“老爷子的寿宴,要办得风光体面,
来的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能堕了我们郭家的名声。”“你,就用这二十两银子,
去办吧。”我心里冷笑。二十两银子,
办一场让全城有头有脸人物都觉得“风光体面”的寿宴?平头百姓家娶媳妇,都不止这个数。
这是明摆着要我出丑。郭灵儿也止了哭,从王氏怀里抬起头,幸灾乐祸地看着我。
“嫂嫂可得用心办。要是办砸了,丢的可是爹的脸,是整个郭家的脸。”我没说话,
只是弯腰,捡起了那个钱袋。钱袋不重,捏在手里,能数出里面有两锭银子。“媳妇记下了。
”我抬起头,看着王氏,“只是,这采买、用人、支使府里下人的事,还请母亲给个凭证。
否则,我这个二少奶奶人微言轻,怕是使唤不动。
”王氏大概是觉得我蠢得接下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心情好了不少。
她从手腕上褪下一个成色普通的玉镯。“拿着这个。府里的人见镯如见我。”“谢母亲。
”我接过镯子,福了福身,转身就走。身后,传来郭灵儿压不住的笑声。“娘,
您瞧她那傻样,真接了!这下有好戏看了!”王氏的声音带着一丝得意。“急什么,慢慢看。
我倒要瞧瞧,她一个丫鬟胚子,能翻出什么花来。”我走出院子,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我掂了掂手里的钱袋,又看了看那个玉镯。二十两银子,一个镯子。王氏以为,
这是给我设的死局。她却不知道。这郭府里,最好用的从来不是钱,也不是什么夫人的信物。
是人心,和秘密。而这两样,我攒了整整八年。3.被遗忘的账本寿宴的筹备,
第一步是采买。我没去城里最大的几家南北货商行。我带着两个婆子,
绕到城西最偏僻的一条小巷。巷子尽头,是一家不起眼的铺子,叫“周记杂货”。
掌柜的是个精瘦的老头,姓周,见了我就笑。“哟,二少奶奶,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周掌柜,”我开门见山,“府上要办寿宴,缺些山货海味。”周掌柜脸上的笑僵了一下。
“二少奶奶,您这是说笑。您府上办宴,那得是去福满楼、庆丰行那样的大铺子,
我这儿……”“周掌柜,”我打断他,“三年前,腊月初七,
你儿子在城外赌坊输了三十两银子,被人扣下要砍手。是你家媳妇,跪在咱们府后门,
求到了我。我从月钱里,偷偷拿了三十两给你。可有此事?”周掌柜的脸,瞬间没了血色。
他嘴唇哆嗦着,看着我,像是见了鬼。“二……二少奶奶……您……”“我没别的意思。
”我语气缓和下来,“这人情,我记着。现在,我需要你还。我要最好的长白山人参,
东海的干鲍,顶级的燕窝。按市价的五成,给我备好。”周掌柜的汗,从额头上滚了下来。
他知道,我能说出这件事,就能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儿子如今在衙门里当差,前途正好。
这事要是传出去,就全完了。“是,是,小人……小人这就去办!”他连滚带爬地进了后堂。
跟着我的两个婆子,看得目瞪口呆。她们想不通,这个平日里温顺得像只猫一样的二少奶奶,
怎么忽然有了这般手段。接下来几天,我用同样的方法,几乎没花什么钱,
就备齐了寿宴所需的大部分顶级食材。城东的王屠户,欠着郭家一个人情,
我让他送来了整只的牛羊。城南的刘渔夫,他女儿的亲事是我帮忙撮合的,
他把最大最肥的鱼都送了过来。布庄的赵掌柜,我手里捏着他偷养外室的把柄。
酒坊的孙老板,他曾经卖过掺水的酒给府里,被我发现,记在了一本没上交的账本上。
这些人,一个个都成了我的“供应商”。他们不敢不尽心,因为我知道的,
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多。食材解决了,接下来是宴席的布置和人手。这更简单。
我直接去了账房,找到了管家郭伯。“郭伯,我需要支取一笔银子,
用来雇佣寿宴的帮厨和布置场地。”郭伯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手腕上的玉镯,面露难色。
“二少奶奶,夫人交代过,寿宴的开销,都从那二十两里出……”“我知道。”我点点头,
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小册子,放在他面前。那是一本很旧的册子,封面都有些发黄。
郭伯看了一眼,脸色刷地就变了。“这……这是……”“这是我刚来府上那年,
跟在老账房身边学记账时,他让我练手用的。”我慢慢地说,“上面记的,
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事。比如,哪个月,府里多买了几匹不知去向的绸缎。哪一天,
账上多支了五十两银子,名目是修缮花园,但花园的工头却说没拿过。”我抬眼看着他。
“再比如,郭伯您的外甥,在京城国子监读书,每年的束脩……好像不是一笔小数目吧?
”郭伯的冷汗,比周掌柜的流得还快。他扑通一声,就跪下了。“二少奶奶!二少奶奶饶命!
老奴……老奴再也不敢了!”“起来吧。”我把账本收回来,“我不是来跟你算旧账的。
我只要你办好寿宴。人手,要城里最好的。布置,要最气派的。钱,从账上走。做得好,
这本册子,就永远不会有第二个人看见。”郭伯磕头如捣蒜。“老奴明白!老奴明白!
一定办得妥妥帖帖!”事情,就这么解决了。王氏给我的二十两银子,我还一文没动。
可整个郭府,已经为了这场寿宴,高速运转了起来。王氏和郭灵儿,偶尔会派人来打探。
得到的消息都是,我在城里最便宜的菜市买菜,找最不入流的戏班子,
连桌布都用的是库房里褪了色的旧货。郭灵儿在我院子门口,笑得花枝乱颤。“嫂嫂,
听说你请了城西的野台班子?他们可是连唱红白喜事都没人请的!爹的寿宴,你可真上心啊!
”我只是笑笑,不说话。她们以为,自己胜券在握。等着看我,如何在寿宴那天,
被所有宾客耻笑。她们在等。我也在等。等那天,好戏开场。4.谁才是小丑寿宴当天,
天还未亮,我便起了身。整个郭府张灯结彩,下人们进进出出,一片繁忙。我没去前院,
只在自己的小厨房里,亲手炖了一盅百合莲子羹。这是给老爷子备的。他年岁大了,
吃不得太油腻的东西。辰时,宾客们陆陆续续到了。郭老爷子和郭家大伯,在门口迎客。
王氏则带着郭灵儿,在正厅里招待女眷。她今日穿了一身绛紫色的福寿纹样褙子,满头珠翠,
容光焕发。席间,她意有所指地叹了口气。“唉,家里的孩子多,就是操心。老大媳妇稳重,
就是身子弱。老二媳妇嘛……年轻,没经过事,许多事情,都得我这个老婆子亲自盯着。
”旁边一位李夫人立刻接话。“郭夫人说的是哪里话,谁不知道您府上二少爷娶了位贤内助,
听说这次老爷子的大寿,就是二少奶奶一手操持的?”这话一出,
好几位夫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王氏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随即又摆出一副无奈又宠溺的样子。“可不是嘛。这孩子,有孝心,非要揽过去。
我劝都劝不住,想着让她历练历练也好。就是……唉,到底年轻,又是小户人家出身,
见识有限,怕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夫人多多担待。”她这番话,明着是谦虚,
暗地里已经给我定了性。办得好,是她这个婆婆指导有方。办得不好,
就是我这个儿媳妇出身低,没见识。郭灵儿在一旁帮腔,“是啊,我嫂嫂为了省钱,
连宴席的菜都是去城西菜市买的呢。各位婶婶伯母,待会儿可要多吃点,别嫌弃。
”一众女眷们,脸上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有同情的,有看好戏的。大家族里,
这种后宅的弯弯绕绕,她们见得多了。巳时,宴席正式开始。下人端着托盘,鱼贯而入。
第一道菜,是冷盘。当盖子揭开,所有人都愣住了。那不是什么普通的酱牛肉、卤猪耳。
而是用象牙白瓷盘装着的,一道道精美得如同艺术品的菜肴。用顶级官燕做的“燕窝拌菜”,
用深海鱼唇做的“凉拌鱼唇”,还有用鹿筋、驼掌精心烹制的“四味拼盘”。这些食材,
寻常富贵人家,一年也难得吃上一回。
一位见多识广的夫人失声叫道:“这……这是宫廷里的菜式啊!”王氏和郭灵儿的脸,
瞬间就白了。这怎么可能?二十两银子,连买这些盘子的钱都不够!接下来,
热菜一道道上来。清蒸东星斑、鲍汁扣鹅掌、佛跳墙、蟹粉狮子头……每一道,
都由福满楼的头牌大厨亲自掌勺,火候、味道,无可挑剔。席间用的酒,是三十年的女儿红。
唱曲助兴的,是江南最有名的苏韵班,一曲《牡丹亭》,听得人如痴如醉。整个宴会厅,
只剩下宾客们此起彼伏的赞叹声。“郭夫人,您家二少奶奶可真是个能人啊!”“是啊,
如此盛宴,怕是连知府大人家也比不上吧!”“有这样的儿媳妇,您可真有福气!
”一句句的恭维,像一个个响亮的耳光,扇在王氏的脸上。她的脸一阵红一阵白,
端着茶杯的手,都在微微发抖。她想不通,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郭灵儿更是坐立不安,
她几次想开口说些什么,都被王氏用眼神制止了。现在开口,只会更丢人。
她们成了这场盛宴里,最尴尬的两个小丑。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在前厅。我只是让丫鬟,
把我炖好的那盅百合莲子羹,送到了老爷子的桌上。老爷子喝了一口,
抬头在人群里找了一圈,没看到我。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拿起筷子,又夹了一块软烂的鲍鱼。5.丢失的账本寿宴过后,
我在郭府的地位,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下人们见了我,
不再是那种敷衍中带着轻视的眼神,而是多了几分实实在在的敬畏。大房的嫂子,
那个素来眼高于顶的李氏,也主动上门,送了我两匹上好的云锦。
连我那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丈夫郭承宇,看我的眼神都多了几分探究。
他不止一次地问我:“楚兰,那日寿宴,你是如何……”我只是笑笑,替他理理衣领。
“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聪明,夫君不必放在心上。”他越是问不出,就越是好奇。
来我院子里的次数,也比以前多了。当然,最不好受的,自然是王氏和郭灵儿。
她们一连好几天,都称病不出。我估摸着,她们不是病了,而是在查账。王氏想破了脑袋,
也想不明白,我那二十两银子,是怎么变出一场连知府夫人都要写信来夸赞的盛宴。
她不相信我是神仙,能点石成金。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我动了公中的账。这可是大罪。
果然,几天后,王氏身边的张妈妈,气势汹汹地带人冲进了我的院子。“二少奶奶,
夫人有请!”我正在院子里,教我养的那只百灵鸟说“恭喜发财”。听到这话,
我放下手里的鸟食,擦了擦手。“知道了。”我到正厅的时候,郭家的几位主子,
基本都到齐了。王氏坐在主位,脸色铁青。郭灵儿站在她身边,一脸的幸灾乐祸。
大伯和李氏夫妇,坐在下首,一副看好戏的神情。我的丈夫郭承宇,则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神色担忧。地上,跪着账房的郭伯,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柳楚兰!”王氏一见我,
就厉声喝道,“你可知罪!”我上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母亲息怒,媳妇不知,
所犯何罪。”“还敢狡辩!”王氏一拍桌子,“我问你,老爷子寿宴,你一共花了多少银子?
”我想了想。“回母亲,一共花了二百三十七两五钱。”这个数字一报出来,
满屋子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二百多两!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王氏像是抓到了确凿的证据,脸上露出一丝猙狞的笑。“好,好得很!我只给了你二十两,
你却花了二百多两!说,剩下的钱,你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你,
和郭安郭伯的名字内外勾结,偷盗了府里的公款!”郭伯一听,吓得魂飞魄散,
连连磕头。“夫人明鉴!老奴没有啊!老奴冤枉!”“你冤枉?”王氏冷笑,
“府里的账本呢?拿出来,我倒要看看,这笔钱,是怎么平的!”郭伯哭丧着脸,
从怀里哆哆嗦嗦地掏出账本。可他刚掏出来,郭灵儿就一个箭步冲上去,把账本抢了过来。
“娘,我来看看!”她得意洋洋地翻开账本,想找出我贪污的证据。可她翻了几页,
脸上的表情就变了。从得意,到疑惑,再到震惊。“怎么……怎么会这样?
”王氏不耐烦地喝道:“怎么了?念!”郭灵儿的声音都有些结巴了。
“账……账上……寿宴的花销,确实是二百三十七两五钱。但是……但是每一笔,都有出处。
而且……而且账目……是平的。”“什么?!”王氏一把夺过账本,自己看了起来。她越看,
脸色越难看。账本上,每一笔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买菜,十两。雇人,十五两。
……但另一边,却多出了许多奇怪的“收入”项。“收到城东王屠户还款,三十两。
”“收到城南布庄赵掌柜赔款,五十两。”“收到城西酒坊孙老板补交货款,八十两。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